《感觉的分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33页(934字)
奥地利哲学家、物理学家马赫的主要着作。全名是《感觉的分析和物理的东西对心理的东西的关系》,1886年第一版,后几经修改、补充,至1911年共出了六版。
全书除序言外,共分15章。第一章导言,反形而上学,第二章论成见,第三章我和阿芬那留斯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关系,第四章感观研究的主要观点,第五章物理学和生物学、因果性和目的论,第六章眼睛的空间感觉,第七章对空间感觉的进一步研究,第八章意志,第九章从生物学目的论的观点考察空间,第十章各个视觉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心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感觉、记忆和联想,第十二章时间感觉,第十三章声音感觉,第十四章前面的研究对于物理学观点的影响,第十五章本书陈述的见解被接受的情况。总起来说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感官生理学问题,二是哲学问题。
在这本书中,马赫从实证论立场出发,打出了“反形而上学”的旗号;强调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基本成分相同,并通过感觉的分析消除所谓心物二元论,提出要素的中立性;用数学的函数关系代替因果概念,否认自然界中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此外,对“思维经济原则”、“嵌入说”以及唯心主义的时空观等也作了论述。马赫认为,无论实在论者、经验批判论者和内在论者,虽然他们之间有着许多个人方面的差别,但几乎都是朝着一个地点会聚的。
在这本书的第六版序言中,马赫曾说:“这本书代表的世界观,是每个人、特别是每个自然科学家经常见到的,是普遍而自然的。本书正在努力给这样的世界观奠定最简单和最可靠的理论基础。”这就是马赫的宗旨。
《感觉的分析》既是哲学着作,也是心理学的理论着作。第一版问世时,虽受到多方面的欢迎,同时也激起了强烈的反对,特别是德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对马赫表示反感。14年后,即1900年修改再版时却备受欢迎,几个月内销售一空。1901年出第三版时,马赫在序言中也说:“我远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孤立了。”这本书对马赫主义的流行和在英、美、法、意、俄等国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