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44页(1101字)
印度各宗教派别通用术语。指宗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定和行为的限制。戒音译“尸罗”,意译“贯行”,转为“行为”、“习惯”、“道德”等;律音译“毗那耶”、“鼻奈耶”、“毗尼”或“毗泥”,意译“调伏”、“灭”、“离行”、“善治”等。按佛教说法,戒和律之间因修持对象不同略有差别。佛教戒本《有部毗奈耶》称律适于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修行者则持戒,但是在宗教里一般通常把两者放在一起使用,习惯上称做戒律。印度各宗教派别对戒律有不同的说法和规定。婆罗门教、印度教认为严守戒律是行为道路(业道)的重要部分。耆那教宣称戒律是“制御”(以消极和积极的方法抑制种种情感或欲望)的主要形式之一,教主大雄曾制定不杀生(非暴力)、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五种戒律,以后又发展成大戒、小戒两种。锡克教倡导积极入世,反对苦行和消极遁世,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4条教规,其中第4条规定,锡克教徒终身必须遵行“五K”(以字母K开头的五件事):蓄长发,戴发梳;佩短剑;戴手镯;穿短裤、长衫至膝;保护弱小和随时准备战斗五事。佛教把以戒为内容的学说作为三学(戒、定、慧)之一,藏经里又专辟律藏一栏,因不同派别对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戒律和不同的戒本: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流行的是上座部戒本;北传佛教的中国流传大众部、一切有部和属于上座部《四分律》的一部分戒律的戒本,在中国还出现了专攻戒学、以律为宗的教派,以及拥有戒坛专门修戒为特色的寺院,并将其宗脉东渡日本。佛教戒律按教派不同又可分为小乘戒律和大乘戒律,按数目可分为五戒、八戒、十戒、俱足戒等,按出家和不出家又分为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现在佛教通常流行的是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不饮酒五戒和在五戒基础上又增加的不眠坐高大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不到规定的时间不进食)的三戒共八戒。此两大类戒律均为在家信徒所修。壬戌年僧侣则实行八戒中不装饰打扮和不观听歌舞两戒条,加上不蓄金银戒而组成十戒。戌年僧侣诏奉行俱足戒,对此说法不一,上座系佛教徒比丘守227戒,比丘尼守311戒,北传汉地佛教比丘行250戒,比丘尼253戒,西藏地区喇嘛持253戒。凡是受持俱足戒的僧尼才被视为僧伽中正式一员。宗教徒认为,持戒是安身立命、修行解脱的基础,其特点是“诸恶莫作”,奉持善行。修行者应当用戒律约束自己的行动,磨砺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此获得宗教解脱或功德。受戒的僧侣不允许破戒,凡破戒者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允许破戒,如佛教徒遇有疾病,为恢复体力允许开过午不食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