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非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39页(2758字)

一般认为该词源自Sūf(意为“毛”)而非safā,(意为“清净的”)或Saff(意为“品位”),因其成员身穿羊毛织衣,以示简朴,故名。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派别。产生于7世纪末叶。随着早年穆斯林军对外征服的胜利、领地的扩大和财富源源不绝地流入麦地那、麦加等圣城,宗教上层的生活开始奢侈腐化,背离穆罕默德(约570-632年)创教时的艰辛和简朴生活;虔诚信徒对倭亚王朝(661-750年)“渎神”和“世俗化”倾向开始不满,由他们倡导的守贫、苦行、禁欲和虔信的生活方式,既是对同时代人热衷于财富、权势和声色享受的一种消极抗议形式,又是苏非主义初期发展的最主要的特征;而《古兰经》和“圣训”关于现世虚幻、来世永恒的主张,关于敬畏、坚忍、顺从、虔诚的教导,关于夜祷、叩首、跪拜、赞念的训戒,成为这种以苦行和禁欲为特征的生活方式的经典根据。8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9世纪上半叶,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开始的翻译运动,将希腊的、波斯的、印度的思想引入伊斯兰世界,其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即以神秘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其成员在奉行身心苦修、沉思并企求直觉安拉(Allāh)以与之合一的同时,对安拉无限的、神秘的爱的主张得到了传播,渴望获得安拉的“真理”知识的神智论以及泛神论思想也得到了发展;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士拉的女圣徒拉比亚(阿拉伯文Rābi‘ah al-‘Adawīyah,约717-801年)、埃及人祖奴(又译左农,Dhū’n-Nūn al-Mi Sri,?-860年)、波斯人巴亚齐德·比斯塔米(Bāyazīd al-Bis tmī,?-874年和哈拉智(Husayn ibn Man sūr al-Hallāj,858-922年);神秘主义无节制的发展,一方面,引起上层统治者、正统派神学家和法学家恐慌,他们竭力迫害那些被视为偏离正统信仰的苏非(如哈拉智),另一方面,不少苏非力图表明自身信仰的正统性,以求与正统信仰相协调。这种来自内外的压力,导致思想上、组织上从未统一的苏非派更趋分化,除一部分苏非继续坚持自我陶醉的出神与安拉肉身论主张外,大部分苏非宁愿在正统信仰的庇护下,寻求个人的身心修炼和灵魂净化的道路。10世纪末,其正统理论有了发展。波斯人阿布·纳斯尔·萨拉吉(Abū Na s al-Sarrāj,?-988年)的《苏非派的闪光集》(Al-Lumáfī’t-Tasawwuf)阐述了苏非教义并提出了苏非修持的理论、区分了修持的“阶段”(maqam)和“状态”(nl);阿布·伯克尔·穆罕默德·卡拉巴基(Abū Bakr ibn Abi I snāq Mu hammad ibn Ibrāhīm ibn Ya‘qūbal-Bukhārī alKalābādhī,?-990年或994年或995年)的《苏非教义》(阿拉伯文Kitāb al-Ta‘arruf li-madhhab ahl al-T asawwuf),全面概述了该派教义并被苏非派公认为权威着作;这一时期出现的第三本苏非重要着作是阿布·塔里布·麦基(Abū Tālib al-Makkī,?-996年)的《心灵的食粮》(Qūt al-Qulūb),也力图表明苏非教义的正统性,对其后的安萨里和波斯神秘主义人鲁米(Jalāl ad-Dīn Rūmī,1207-1273年)有着重要的影响。11世纪时,侯吉维里(Abū’l-Hasan‘Alī al-Jullābī alHujwīrī,?-1071年)的《神秘的启示》(Kashf al-Ma hjūb),从组织上确定了正统苏非与异端苏非的区别,并建立了完整的苏非主义体系;库萨伊里(Abū’1-Qāsim a l-Qushairī,?-1074年)在《书信集》(ArRisālat al-Qushairiyya)中,强调“合一”教义,对苏非虔修中使用的种种技术用词予以定义,并进一步限定并阐述了由萨拉吉提出的“阶段”和“状态”的含义。安萨里通过个人内心体验,将神秘主义正式纳入官方信仰,使之为统治阶级服务,则是其发展的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此后,不同于官方信仰的苏非、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于伊斯兰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发展。在组织上以教团(tarīīqa)形式出现,其中主要有卡迪里、里法伊、契斯提、苏哈拉瓦迪、沙兹里、毛拉维、纳格西班迪、巴达维、比克特西等教团;在理论上则更加系统化和形而上学化,这表现为苏哈拉瓦迪(Shihāb ad-Dīn Y anyā Suhrawardī,1153-1191年)于《照明的智慧》(Hikmat al-Ishrāq)中阐明的“照明哲学”,伊本·阿拉比的“存在单一论”,以及鲁米、吉里等通过诗歌所表述的神秘教义。自12世纪以后的五六个世纪中,苏非主义在伊斯兰世界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实际处于统治地位,直至18世纪中叶瓦哈比派运动兴起。该派强调《古兰经》的隐义,有内学派之称;常藉隐喻、诗歌、故事等表述其思想、阐释其教义。其精神修炼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三乘”),即履行日常宗教功课、尊奉伊斯兰教法的“礼乘”(或“教乘”,sharī‘a),精神功修、净化灵魂的“道乘”(tarīqa),达到“真知”(或“真理”)并与安拉合一的“真乘”(haqīqa);其隐修者称为“旅行者”,需经历种种精神修持的方式(如主观上需经历的忏悔、断念、守贫、坚忍……等“阶段”,以及客观上将获得的冥想、隐静、爱慕、畏惧……等“状态”),以求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达到出神和“合一”的境界;称作“穆尔希德”(或“谢赫”、或“辟尔”、或“巴巴”)的精神导师在弟子(“穆里德”)的功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弟子藉助于导师传授的种种赞念或“齐克尔”(zikr)的神秘仪式,达到与安拉的“合一”;不同于一般穆斯林以清真寺为宗教生活的中心,而是以导师(或教团首领)的居地——称作“札维亚”,或“罕卡”的道堂为中心;前辈导师的陵墓(或“拱北”、或“麻札”)成为苏非朝拜的中心。其教团以道统(silsil)相区别,通过传贤或传子的方式使道统延续;继任者凭导师传授的经籍、印信、披肩或其他信物继位;未能继位者,可另立道堂,成为其支系。在近现代,印度、巴基斯坦、埃及、苏丹和北非其他一些伊斯兰国家仍有一定影响。中国元史》有关记载,表明其已传播华夏;明中叶始兴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常教育,已将该派着作列为读本;明末清初,汉文伊斯兰教译着中,苏非主义有重要影响;随着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苏非主义于该地区的进一步传播,有组织的“门宦”(或“道堂”、或“拱北”)的宗教制度得到发展;在新疆地区则有称作“依禅”的神秘者活动。迄今,在这些地区仍有广泛的信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