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顿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78页(842字)
【生卒】:1904—
【介绍】:
英国日常语言哲学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1924年在剑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去苏格兰的圣·安德鲁大学讲授哲学数年,1934年回到剑桥,取得硕士学位,并在剑桥任教。1952年起在剑桥任哲学教授,继承维特根斯坦留下的教授席位,1968年任奥雷根大学教授。
哲学的性质问题是威斯顿探讨的中心问题。他在1936年前后两个时期写的着作,反映了他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发生的变化。在前期他倾向于逻辑原子论的观,“逻辑构造”是一个核心问题。按照逻辑原子论者的观点,哲学家的任务是要找出陈述中的那些在逻辑和认识论上最基本的“原子陈述”;如果能够把某些包含有X这个语词的陈述翻译成一些不包含有X这个语词的陈述,那就可以说X是一个逻辑构造。威斯顿扩大使用了逻辑构造这个概念,认为命题就是从语句中得出的逻辑构造,人是从心理事件和物理事件中得出的逻辑构造,物理对象是从感觉材料中得出的逻辑构造,如此等等。在他看来,采用这种逻辑构造的分析,可以防止作出错误推论,即避免像贝克莱那样作出物质事物是感觉材料的组合那样的推论。威斯顿后期哲学思想更加成熟,主要是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哲学的困惑》是其后期思想的发端,因为它第一次提出了日常语言学派的某些观点。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说明传统哲学中的混乱和疑难是怎样产生的。他遵循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认为哲学家的任务不在于回答传统的哲学问题,而在于“消除疑难”,这就是用“治疗”的方法去医治哲学疾病。威斯顿前后期哲学思想也有其连续性,即都认为哲学家应力求阐明事实的终极结构。他并没有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对语言本身的考察,这是他与牛津学派不同的地方。
主要着作有:《心和物的问题》(1934)、《哲学的困惑》(1936)、《他人的心》(1952)、《哲学和心理分析》(1953)、《悖论和发现》(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