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洞札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21页(747字)

日本阳明学的重要典籍,为大盐平八郎用汉文所撰,因大盐书屋曰“洗心洞”而得名。该书成稿于天保四年(1833年),刻书出版于天保六年(1835年),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1章219条,上卷80条,下卷139条,后收录于《大日本思想全集》等书内。该书与大盐的《古本大学刮目》、《儒门空虚聚语》、《增补孝经汇注》统称为洗心洞四部书。

《洗心洞札记》是表述大盐平八郎思想与学说的最主要的着作,在其脱稿后曾抄录75条札记送佐藤一斋,并在附信中说明撰写《札记》的动机与经过。信中称:“我邦藤树、蕃山二子及三轮氏之后,关以西良知学既绝矣,故无一人讲之者焉!仆窃复出三轮氏所翻刻《古本大学》及《传习录》坊本于芜废中,更稍知用功乎心性,且以喻诸人。于是夫袭取外求之志,又既一变矣,而仆志遂在以诚意为的,以致良知为工矣。”(《与佐藤一斋书》)遂撰成此书。

《洗心洞札记》的中心思想在于阐发“致良知”,在于说明心归太虚。全书集中表达了四个基本思想:(1)以太虚为核心的哲学本体论,大盐视天地万物、时空、人的躯体与良知皆为太虚构成,太虚实则为心;(2)以致良知为中心的认识论,重视内省之知,强调剔除私蔽,求得心归太虚则为致良知;(3)以孝本论为核心的伦理观,把道德教化与政治的最高标准归结为孝悌,孝兼万善,良知即孝;(4)书中还提出用顺逆、安危、聚散、睡醒、生灭等五对范畴来说明世界相互转化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些基本思想统摄于致良知,从“心”出发,强调阳明学致良知的实践性,最后回归太虚。大盐把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认识论与伦理观统一了起来,表达了日本阳明学“心外无物”的基本倾向。

上一篇:洗礼 下一篇:下村寅太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