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可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78页(686字)

【生卒】:1743—1819年

【介绍】:

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作家。1743年1月25日生于杜塞尔多夫,1819年3月10日逝于慕尼黑。青年时代同德国人莱辛和歌德结交。曾在日内瓦和巴黎学习,一度师从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做过商人和自由作家。1807-1812年在慕尼黑任哲学教师和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他的着作《关于斯宾诺莎的学说,致莫瑟斯·门德尔松的书信》(1785初版,1789增补二版)发表后,曾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关注。他在信中谈到莱辛对斯宾诺莎主义的崇信,而无神论正是斯宾诺莎主义和一切知性哲学必然导致的结果。他认为,真正的哲学都是以情感和信仰作为基础的。信仰本身是一种直接知识,人们所直接知道的,都是信仰。只有直接知识才能达到无限、绝对、上帝。而一切通过论证方法得到的间接知识都会导致宿命论或无神论。斯宾诺莎正是在这个哲学的起点上失误。在此意义上,雅可比说:“异教徒依靠理智,而基督徒则凭藉情感。”在《大卫·休谟论信仰或唯心论和实在论》(1787)中,他讨论了休谟和康德的哲学,并发展了他的“信仰哲学”(Glaubensphilosophie):作为一切证明之基础的最高原理,是我们对于无掩饰的纯粹的权力要求所具有的信仰。他在《给费希特的信》(1799)和《论神圣之物》(1811)中先后同费希特和谢林进行过辩论。雅可比是德国浪漫派哲学和现代个体主义的先驱。他从人的行为中推导出人的哲学。他认为,一切人乃至一切物都存在于“生命”之中,而这生命就是上帝。雅可比的哲学,被某些现代西方哲学家视为生命哲学和存在哲学的开端。

上一篇:压抑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