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奥尼亚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93页(2699字)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伊奥尼亚地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然哲学思潮或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以及后来的阿那克萨戈拉、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等人。

伊奥尼亚地区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进入了奴隶制社会,以城市为中心的米利都、爱非斯、克拉左美尼等奴隶制城邦国家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公元前6世纪以后,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迅猛高涨。工商奴隶主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要求以奴隶制民主政治取代宗法氏族贵族的集权统治。早期自然科学也随着社会经济的昌盛而兴旺发达,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理论思维的萌生和发展。

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提出一个课题:构成现实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家根据经验的观察、类比的推理,从自然现象本身中寻求世界的最高本原,以一种或多种物质性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来描述世界的生成、变化和发展。他们把世界的本原称作为αpxn(原义为开端)。他们认为万物从本原中派生出来,最终又复归为本原。本原既是万物的起源,又是万物的归宿,还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万物不过是本原的变化形态和发展阶段。本原自身是唯一的、先在的、不变的、永恒的。亚里士多德后来评述说:“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大都仅仅把物质性的本原当作万物的本原。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因此他们认为,既然那样一种本体是常存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产生和消灭了。”

泰利斯是米利都人。他既是伊奥尼亚学派的先驱者,也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万千事物无不来自于水又复归于水,水是长存的本原。在泰利斯之前,希腊人已经把大海当成最神圣的东西倾心崇拜。荷就声称海神夫妇是万物之父。泰利斯突破了原始宗教神话思想的束缚,努力以自然本身的原因说明宇宙的自然生成和运动发展,从而对世界的本原问题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肯定回答。

泰利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也是米利都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规定者。在他看来,无规定者是包含了一切的混沌一体的物质团。一切事物连续地从它生成,又化灭于它之中。他认为万物借分离而从混沌中产生出来。阿那克西曼德进一步阐发了泰利斯的本原范畴,特别强调了物质本原的运动性。这是对泰利斯的发展。

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米尼也是米利都人。他提出无限的气是万物的本原。在他看来,泰利斯的水具有具体的规定性,但是它自身却又不变;阿那克西曼德的无规定者强调了运动,但是它本身同样不变;而他的气既具有水所蕴含的具体性,又具有无规定者所蕴含的流动性,同时它本身是运动变化的。阿那克西米尼继承和发展了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的研究成果,比较充分地描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赫拉克利特是爱非斯人。他十分注意吸取和发挥米利都学派和南意大利学派的研究成果,创建了爱非斯学派。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在他看来,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火可以变化为一切东西,一切东西也可以变化为火。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他把必然性意义上万物运动变化的分寸、尺度、规律称作为“逻各斯”λóros(原义为话语,引申为尺度、规则、规律)。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来自南意大利学派的毕泰戈拉。毕泰戈拉认为一切事物是按照数与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的。赫拉克利特从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出发,吸取和改造了毕泰戈拉的研究成果,又从毕泰戈拉的数与数比例关系出发,丰富和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研究成果。和米利都学派相同的是,赫拉克利特坚持了元素论的唯物主义。和米利都学派不同的是,赫拉克利特以规律性的“逻各斯”进一步说明物质性的本原的运动性。赫拉克利特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在相当程度上猜测到一切事物在对立面的斗争中生成和变化。在他看来,事物是对立面相反相成的结合,运动是对立面相互双向的转化。

阿那克萨戈拉是克拉左美尼人。他从唯物主义元素本原论出发,改造和发展了米利都学派、南意大利学派、爱非斯学派、爱利亚学派的研究成果。这种改造和发展更多地受到恩培多克勒的影响。阿那克萨戈拉同样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事物的运动千变万化。根本无法用某一种元素来说明万物的多种多样和运动的千变万化。在他看来,事物无不由种子或同类的部分这样的物质微粒组合而成。构成事物的种子数量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性质各不相同。所以,种子既是无限小的多,即万物的本原,又是无限大的一,即万物的全体。多结合为一,一分离为多。种子是多和一的统一。阿那克萨戈拉又认为种子最初是一个混沌状态的统一体,在“奴斯”或心灵的作用下发生旋涡运动,逐步分离出各种不同的事物。在他看来,支配事物运动的心灵是一种特殊的事物。因此,既与其他任何事物根本不同,独立自主,并且支配了一切事物的旋涡运动,又不脱离事物,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阿那克萨戈拉不仅把本原和规律进一步结合起来,而且和恩培多克勒一起在世界的构成元素和运动原因两个不同层次上比较充分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世界的运动性,把元素论唯物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他们并没有继续从事物的内在矛盾入手揭示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根源,相反进而仅仅从多种元素组合和分离的定量变化和发展中寻找运动根源,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倾向。

伊奥尼亚学派的两大主要哲学范畴本原和规律,前者揭示了世界的统一性和物质性,后者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性和规律性,从而构建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的元素本原论自然观或自然哲学。这对于当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神话思想,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标志着人类理论思维的萌发。不过,以一种或多种元素来描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世界的运动性,必然会把世界万物的存在和运动归结为物质元素机械地相加或相减的量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元素本原论的自然观或自然哲学毕竟还只是一种哲学假说。这种假说表现出一个鲜明的基本矛盾: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然科学的存在概念的具体性,同时又局限于自然科学的直观感性范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