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感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02页(1066字)
宗教哲学的概念。指宗教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依赖心理。拉丁文“宗教”一词religio即含有对超自然力的畏怖之意。
古希腊荷马史诗中记载,原始民族都把对自然界引起畏怖、恐惧的现象当作宗教的对象。古代无神论者以及许多古代和近代的有神论者都认为畏怖是宗教的根源。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名言:priimusin orbe deos fecit timor,即是说,首先是畏怖在世界上造成了神。近代宗教改革创始人马丁·路德曾说,日常的祸患或困苦使我们忆想到伟大的恩典,使我们敬拜上帝,以免遭受苦难和不幸。德国神学家、哲学家施莱艾尔马赫明确论断,宗教以对神的“绝对完全的依赖”(schlechthinniger Abhängigkeit)的情感为基础。
“依赖感”在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无神论中被作为最基本的宗教哲学范畴。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但他所谓的“依赖感”不是施莱艾尔马赫所指的无意识的或朦胧抽象的情感,而是同人的生存条件密切联系并自觉意识到的对超自身力量的信奉、崇敬心理。也与古代的“恐惧造神说”不同,不仅表现为对自然力的恐惧感、畏怖感,同时也表现为对它给人带来福利的欢乐感、感恩之情等。“畏怖所从来的地方也是欢乐所从来的地方”,这两者都联合在宗教对象里。费尔巴哈认为,人最初与自然尚未完全分开,自然界是人类最初的依赖对象。这便是自然宗教的基础。当人由物理实体变为政治实体,自然对人的统治让位于人对人的统治时,以君主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便成为人的依赖对象。这就是精神宗教或基督教的基础。他还指出,依赖感是以人的需要和对幸福的追求为根据的。在依赖感背面还暗藏着宗教的最后根源,即利己主义的要求。没有利己主义,没有需要,便没有依赖感。然而,仅仅有依赖感还不是宗教,宗教实现于意志与能力、愿望与获得、想象和实际的矛盾之中;只有当这些矛盾进入人的意识,企图求助于幻想中超自身的力量来克服这些矛盾时,人所依赖的对象才能成为崇拜的对象。依赖感和摆脱依赖感的矛盾是宗教的前提,对这种矛盾克服便是宗教的意图和目的。而实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人的想象力。所以宗教是幻想的产物。人通过想象力创造宗教的途径就是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因而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异化了的本质。神学就是人本学。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关于依赖感的理论,不仅是他的无神论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主义哲学一个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