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52页(839字)

在西方古典哲学中,指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于雅典,流行于希腊晚期和罗的一种哲学思潮。主张把不同哲学学说的矛盾放在一边,从中挑选若干原理而不采用该学说的全部体系。“折衷主义”的词根希腊文动词lego,本意就是挑选,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所以它不同于力图调和或联合各体系的综合。

折衷主义思想萌芽于怀疑派。公元前3世纪时,逍遥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早期斯多阿派和柏拉图主义共存,如果它们的思想不彼此结合和吸取,就难以同时存在和发展。在此情况下,学园派第三代领导人卡尔涅亚德斯提出知识是达不到的,只能根据需要在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的观点,由此开始了学园派的怀疑论,也为折衷主义的产生留了余地。在逍遥学派内部首先出现了对该派与早期斯多阿思想的折衷。学园派领导人腓洛于公元前88年到罗马后,出版了一本书,试图用学园派的怀疑论解释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柏拉图,认为卡尔涅亚德斯等人对知识标准问题,在否定斯多阿派以知觉为标准时,只是采用了一种权宜的方便的办法。这种观点,使继他之后担任学园领导的安提俄库斯以个人的随意性把不同体系的各部分糅合成自相矛盾的整体,发展成为完全意义的折衷理论。安提俄库斯处在学园的领导位置,却讲授斯多阿派的理论,用斯多阿派的方式解释学园派观点,认为传统学园派、逍遥学派,首先是亚里士多德本人,属于同一学派,二者理论一致,仅是术语不同,斯多阿派原理派生自老学园,芝诺的观点只是对老学园的“修正”和发挥。哲学史上因此有的把他称为学园派,有的说他是斯多阿派。中、晚期斯多阿派代表帕奈提乌斯、波塞多纽、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等,也属于折衷主义者;最典型的则数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他的着作几乎都是对以前和同时代不同派别哲学论着的介绍、编译。这时期折衷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伦理学方面,对哲学其他部分讨论较少。折衷主义的逻辑结果是抛弃怀疑论,公元1世纪后,折衷主义又随着新怀疑论的兴起趋于衰落。

上一篇:阇弥尼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