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00页(1123字)

波兰哲学家科拉科夫斯基的一部主要着作。1968年开始写作,持续了十年时间,1976年完稿,1979年在西德出版,后来译为英文、波文等版本。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曾表示尽量避免掺入自己个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要根据有关史料,客观地阐述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但这种不偏不倚的立场是不可能的。科拉科夫斯基在60年代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而被开除出党、流亡西方。在《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中,他完全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各派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阐述。

这部着作的全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产生、发展和瓦解》,全书3卷,约90多万字。第一卷《奠基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第一国际的解散,着重介绍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着作和理论观点,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主题和马克思主义作为列宁主义的来源;第二卷《黄金时代》,主要写第二国际成立到列宁逝世,阐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同第二国际的关系,对考茨基、卢森堡、伯恩施坦、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思想作了评述,重点是讲十月革命前后列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三卷《衰落》,写列宁逝世后所谓“斯大林主义”的出现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对斯大林和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判,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也进行了评论。

这部着作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突出地体现了作者三个主要观点:(1)坚持哲学人本主义,认为哲学人本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思想包括了全部的人的重要性”,并试图重建一门“关于人的整体哲学”;(2)宣扬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认为在第二国际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走向“衰落”,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而在50年代中期已完全陷入“危机”,走向“瓦解”,如今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想用其它学说“补充”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也无法使它保持“原先所具有的鲜明特色”;(3)对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一些攻击。因此,这部书一出版立刻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一些西方学者称道这部书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达到了“新的高度”。于是,科拉科夫斯基名噪一时,被好几个大学聘为教授,而苏联和波兰理论界则对科拉科夫斯基这部书进行了尖锐批判,说这部书“完全符合最反动的帝国主义势力的利益和意愿”,“科拉科夫斯基所做的,正是一个激进的基督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批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