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三无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47页(794字)

佛教学说。大乘瑜伽行派的中心观念,三性亦称“三相”、“三自相”或“三自性”。谓从存在或有的方面看,宇宙万有可分析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种特性;三无性是相对于三自性而言,从非存在或无的方面看,宇宙万有可分析为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三种特性。《成唯识论》卷八:“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指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此中遍计所执性,又称“普观察性”、“妄有性”,谓一切事物本来不是实在的,但有人却周遍计度(从各个方面思度)为实在,但这种实在只是一种主观的迷妄,为了方便而赋予的名称,是一种虚妄的实在。依他起性,也称“他根性”、“假有性”,谓由因缘或条件引起的相对实在,而实非永恒的存在。例如房屋是依砖、瓦等所聚合而成,离开砖、瓦等就无房屋。但是这种因缘不是相互依存的条件或关系,而是“识的流转”,亦即在人们心中前一观念和后一观念刹那生灭的因果关系;圆成实性,又称“成就相”、“实有性”,谓不借因缘或条件,而由自身并在自身中存在着的一种实在,这种实在最圆满和最真实,是由无上智慧的人通过神秘的直觉,即通过瑜伽亲证所得到的一种绝对的实在。圆成实性也就是“真如佛性”。三无性:所谓相无性是指无实体,无属性,一切体性都无;生无性是指无生,无自然所有之性,非有似有,一切犹如幻象;胜义无性是指远离妄执的我和一切事物,无相空寂,一切清净。三性三无性学说是瑜伽行派从境无识有的立场出发,对宇宙万有的本性做了考察后而作出的对宇宙万有实相的说明,并涉及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最终目的是想表明此岸现实世界充满了痛苦,虚妄不实,而只有彼岸世界才圆满真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