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15页(1622字)

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由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沙门思潮的代表之一佛陀创立。佛教哲学主要反映在以阐述佛陀教法而编集的佛教经、律、论藏经体系当中,相传在佛陀死后100年(约公元前4世纪)时三藏体系已基本完成。

最早的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已基本形成。

佛陀提出了用来解释宇宙生成和世界各种现象的“缘起说”,用“十二因缘”解释人生因果链条环节的过程,把整个世界划分为精神元素(名)、物质元素(色)二大部分。

又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理论,把现实社会和人生看作种种痛苦的现象,把“苦”、“无常”作为社会伦理思想的中心,以“四谛说”来解释社会和人生现象,强调持“中道”认识,以八种正确道路(八正道)来学习佛法,摆脱生死轮回,趋向佛教最高理想的“涅槃”境界。公元前4世纪后,佛教内部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部派佛教继承了原始佛教理论又有所发展。部派佛教一般把法(存在)分为有为法(一切依缘而有造作生灭的事物或存在)和无为法(不依惜因缘,本来不生不灭的事物或存在)二种。

以上座系和大众系两大派对佛教哲学争论的中心议题反映在空、有两个方面。上座系派别一般主张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真实存在,但偏重讲有;大众系派别一般承认无为法是实有,有为法非实有,偏重于说空。

这一时期佛教哲学表现出伦理的意味少了,哲学的思辨性增加了,形式烦琐了,思考的层次提高了,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哲学论着。公元前后印度出现了大乘佛教,以前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被大乘僧人贬为小乘佛教。

早期大乘发展部派佛教的空性思想,提出“缘起性空”的“我法两空”的般若思想。继般若思想之后出现了中观、瑜伽两大派系。中观派持客观唯心主义立场,认为宇宙万有皆为假名,实则性空;瑜伽行派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宇宙万有和世界各种现象都是由一种精神总体或作用的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大乘佛教哲学是佛教哲学的顶峰,使佛教哲学彻底地走上了唯心主义的道路,变得日益繁琐细密,成为东方思想史上的“经院哲学”。

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期逐渐与婆罗门教——印度教合流,形成坦多罗佛教或密教。它把那些佛教哲学的纯然思辨作了否定和新的组合,使密教哲学以易于理解、简捷、思维层次较低的面目而出现,佛教哲学趋于末流。

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以后又再传东南亚等国,形成了南方上座部佛教圈。南方佛教保存了较多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风貌,其哲学以论藏哲学为特点,缅甸佛教的论藏哲学尤为发达,在南方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净道论》即是南方上座部哲学理论的最着名论书,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乘佛教势力曾一度渗透到南方国家,但不久就在这些国家退出,大乘思想则被不同程度地吸收到南方佛教哲学中。

印度佛教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大小乘并举,以后大乘佛教逐渐在中国盛行,又远播朝鲜、日本,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北传大乘佛教圈。

佛教思想在北方佛教国家曾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世纪后佛教开始传入欧美。

最早传入欧洲的是南传佛教,以后大乘佛教陆续传入。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对佛教教义、哲学的研究已初有成效,翻译和出版了一些佛教哲学论着,出现了一批着名的佛教学者。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佛教徒组织和佛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佛教教义的研究更加深入扩大,学者们除了从不同角度对佛教哲学进行探讨外,还对东西方宗教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揭示佛教哲学发展的轨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禅佛教和密教引起欧美学者的重视,西方思想界希望能通过对禅的研究,使西方现代哲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对佛教哲学思想的研究已经逐步放慢速度,转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探讨。

上一篇:佛性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