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97页(2147字)

赫主义是出现于19世纪70~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和20世纪初的主观唯心主义流派。

由于它打着“批判经验”的招牌,所以又称为经验批判主义。

马赫主义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和德国的哲学家理查·阿芬那留斯。此外,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彼得楚尔特、英国的毕尔生、法国的彭加勒和俄国的波格丹诺夫、巴札诺夫、尤什凯维奇等在哲学上也是马赫主义的信徒。

马赫主义的产生和流传同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的革命变革有直接关系。19世纪7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着作如《反杜林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都已出版,这些着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系统的阐述,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包括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在保持老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前提下,改变自己的思想理论形式,对抗马克思主义。

他们歪曲地解释物理学的新成就,玩弄一套繁琐、新奇的术语,在“科学”地分析“感觉”和“经验”的幌子下,把自己打扮成为超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之上的“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马赫主义在哲学史上被看作是实证主义的第二代。

马赫主义的基本命题是:物是感觉的复合。

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1872年马赫的《功的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一书中,在1883年的《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马赫说:“感觉不是‘物的符号’,而物倒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感觉复合的思想符号。世界的真正要素不是物(物体),而是颜色、声音、压力、空间、时间(即我们通常称之为感觉的那些东西)。”在1886年的《感觉的分析》一书中,马赫更明确地宣称:“不是物体引起感觉,而是要素的复合(感觉的复合)构成物体”。在这里马赫用“要素”代替了感觉,以掩盖“物是感觉的复合”这一命题的主观唯心主义。

马赫主义的另一个创始人阿芬那留斯,在1876年发表的《经验批判主义绪论》中,提出了同马赫一样的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他认为:“只有感觉才能被设想为存在着的东西”,“我们应当把存在着的东西设想为感觉,在它的基础中没有感觉以外的任何东西”。

不仅如此,阿芬那留斯还企图通过所谓“原则同格”来消除从物到意识和从意识到物这两种观点的对立,提出意识和存在、主体和客体或“自我”和环境,处于一种经常的必然联系之中,这就是“我们的自我和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同格”。

原则同格和自然科学的事实存在明显的矛盾,因为自然科学肯定在地球上没有人类之前,地球早已存在,那时地球与什么同格呢?为此阿芬那留斯提出“潜在中心项”来弥补;彼得楚尔特提出“一义规定性规律”来解释;维利甚至搬出“蛆虫说”的谬论,为原则同格说辩护。

要素论和原则同格论构成了马赫主义的理论核心。

此外,马赫和阿芬那留斯还在“思维经济原则”的借口下,把空间、时间、因果性、规律性、必然性统统宣布为不是客观的东西。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人的思想的创造物,是为了人的主观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他们还把意志看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原动力,并且把世界看作是由意志创造出来的。认为心理过程可以引起随意动作和行动,它是人的行动的主宰。

马赫主义,从思想渊源来说,乃是康德、贝克莱、休谟的不可知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混合物。马赫本人就公开承认:“我对康德的关系是特别的。我深为感激地承认他的批判的唯心主义是我的一切批判思想的出发点。但是,我不能固守他的唯心主义。我很快又接近于贝克莱的见解。

”后来,“我达到了近似于休谟的观点”。具体说来,当马赫主义者对“经验”进行“批判”和“清洗”时,他们是把康德对人的知识进行批判的观点作为出发点的;但当他们把经过清洗的经验看作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没有任何客观内容时,他们又离开了康德的路线,走向贝克莱和休谟。当马赫主义把物体说成是感觉的复合时,他们是贝克莱主义者;当他们把“要素”看作在一种联系上是物理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上又是心理的东西时,他们是休谟主义者。

马赫主义者宣扬的哲学观点是19世纪末欧洲出现的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它同新康德主义以及内在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马赫主义总是利用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来为自己作论证,它产生后,很快在德、奥等国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的影响。

德、奥等国的社会民主党以及第二国际中的修正主义者都企图用马赫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俄国的民粹派分子直接利用马赫主义来攻击马克思主义,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一部分人,以波格丹诺夫、巴札罗夫、尤什凯维奇、瓦连廷诺夫为代表,更从马赫主义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疯狂的“讨伐”。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传统,对马赫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

上一篇:马赫学会 下一篇:马基雅弗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