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52页(625字)

宋代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颁行以学校养士代替科举取士之制度。当时科举偏重文词,王安石认为不能造就有用人才,于熙宁四年(1071)始定此制。为元丰新法之一。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以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业、品行作为升舍、应试和授官之依据。刚入太学为外舍,初不限员,后定七百人;由外舍升内舍两百人;内舍升上舍一百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扩大太学生名额,外舍生增至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仍百人。每月一私试,每年一公试,两年一舍试。私试孟月试经义,仲月试论,季月试策。公试初场试经义,次场试论策。外舍生每年终公试后,参考学行取第一、二等名次升入内舍。内舍生两年后,舍试成绩名列优、平二等,学行合格者升入上舍。上舍生两年后举行毕业考试,凡操行与学业俱优者为上等,一优一平为中等,俱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等授官,其资格与进士同,谓之“释褐状元”。各舍员额及升舍制度其后屡有变更。哲宗元符二年(1099),令各州行三舍法,考选、升补办法与太学一致。各州每年推举上舍生一人,内舍生二人给太学。上舍生附太学外舍,试中补内舍生,三试不升舍则遣还其州。内舍生至则补为太学外舍生。徽宗崇宁三年(1104),三舍法推至全国各地方学校,并诏天下:“将来科场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在舍中以读经为主。后因反对者众,徽宗宣和三年(1121)罢天下三舍法,开封府及各路并以科举取士,唯太学仍存三舍,直至宋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