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45页(419字)

①古人对客观事物多样性之一种概括。古人称水、火、木、金、土为构成各种物质之五种元素。《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国语·郑语》:“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上万物之起源,于是便有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宫商角徵羽),五味(酸苦咸辛甘),五谷(黍稷稻麦菽),五畜(犬豕),五官(耳目口鼻身),五脏(心肝肺脾肾)等种种附会之说。迷信者又用五行推算人命运,于是又产生五行相生相胜(克)观念。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五行说有神秘化特征,亦有其合理因素,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理论多受五行说启发。②佛教用语。或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或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

上一篇:五当召 下一篇:五齐(zī资或jī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