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60页(285字)

官名。①军队统帅兼执政大臣。相传殷纣王时箕子曾任此官。西周太师之职为辅弼周王,武王时姜太公、成王时周公均居此职。春秋时晋、楚等国沿置,战国后废。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复置,位于太傅之上,太保则又次之。献帝初董卓为太师,董氏被诛,此官废。曹魏不置。晋代避司师讳,改太师为太宰。其后历代仍称太师,多以此为最高荣典,示恩宠而无实职。唐代本无实任太师者,而末期藩镇纷纷加官,加至无可再加则称太师。宋代为宰相、亲王之加官,并仅加给最尊贵大臣。明、清两代相沿。参见“三公”、“三师”。②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之官。详“三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