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70页(679字)

古代政府利用军队,农民垦种荒废土地,以解决军队给养和收取税粮。屯田主要分军屯和民屯两种。由戍边军队在边境屯垦以取得给养和保卫边疆者为军屯。由国家招募农民垦种荒地,农民交纳租税,曰民屯。民屯多缴实物地租。由戍边军队垦种荒地曰军屯,军屯则为劳役地租。屯田始于秦始皇时代。秦汉两代屯田多属军屯性质。如汉武帝时屯田于西域,昭帝时屯田于张掖郡,宣帝时赵充国屯田边郡,皆属军屯。献帝时曹操募民屯田许下,则为民屯。汉代屯田对开发边疆,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均有积极作用,对后世影响亦大。三国时,屯田还成为当时土地制度之突出特点。各代均不同程度施行屯田法。其中唐、元、明三代屯田规模尤大。唐代屯田,至天宝八年(749),全国共1041处,面积约为四万余顷。元代屯田区域则遍及全国,且屯田制度趋向固定化。从中统三年三月至文宗至顺元年十二月(1262—1331),全国屯田总数为17485573亩,屯户共132945户。元之民屯为役使汉人屯垦。其军屯以宋、金投降军队及民户按丁、按户所出之兵为劳动力,称军户,且有军籍,世袭服役。明代出现“商屯”,始于洪武三年(1370)“开中制度”创办之时。由政府招募盐商到边地屯垦,换取“盐引”领盐贩卖。商屯仅施行于明代前期,且规模不大,其规模较大者仍为民屯和军屯。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屯田数已达635343顷。清代屯田多在边疆,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收入租银七十八万四千余两,粮一百零九万余石。屯田在中国历史上对开发边疆、兴修水利、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和保卫国防,均有显着效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