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91页(751字)
古代伟大军事工程。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始建于战国时期(一说春秋时期),或用于防范北方(xiǎn险)允、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族,或用于各诸侯国之间进行自卫。齐、楚、魏、燕、赵、秦、中山等国相继筑城(城墙),今存遗址多为夯土筑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匈奴南侵,命蒙恬将秦、燕、赵北部长城连接、扩建、修缮,役使30余万人、历时10余年方初步完成。城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黄河至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代县、河北蔚县,经张家口东达燕山、玉田、锦州并延至辽东,绵延万余里,世称万里长城。均就地取材,平地夯土修筑,山上石块垒砌。汉武帝时除续修建秦长城外,又修筑朔方长城(内蒙河套南)、凉州西段长城,并于长城沿线增设复线,新建边城、亭障、烽台。玉门关一段长城墙身筑法新颖,自地面50厘米始,每隔15厘米铺芦苇6厘米(厚),为防碱夹层,芦苇至今完好。秦汉长城沿线已发现城址百余座,亭障、烽台数百处。此后北魏、北齐、北周、隋代均曾修筑。明代为防御鞑靼(dádá达达)、瓦刺(là腊)族侵扰,自洪武至万历年间,先后十八次筑城(时称“边墙”),完成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河北山海关、总长12700余里巨大工程。明长城分东西两部分。山西以东,建于高山峻岭间,墙外以砖或石条砌筑,城墙下部宽6米,墙顶宽5.4米,总高8.7米,每隔70米左右修敌台1座,居庸关一带长城3重,坚固异常。山西以西,夯土版筑,墙面无包砖,墙下部宽4米,上部宽1.6米,总高5.3米。明长城以偏关、宁武关、雁门关为外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内三关。着名关城有嘉峪关城、山海关城等。清代逐渐失去防御作用,日渐废圮(pǐ痞)。解放后曾补修北京八达岭关城城楼等。今所见长城为明代所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