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384页(441字)

①挂于船桅上利用风力驶船的蓬帐。亦作。《释名·释船》:“随风张幔曰帆。帆,泛也,使舟疾泛泛然也。”用帆史至少有3千多年。最早可能为方形正装固定装置。局限性大。渐变为两边不对称斜装式,船桅、帆数亦渐增,宋元海船即多桅多帆。有利用顺风的方形或利用其他风向的梯形帆,风小时尚有招风的野狐帆(俗称“头中顶”),后又有性能良好的平衡式梯形斜帆。帆索演进为可随风向改变张挂方向的结构。帆升降亦有创造,大船桅顶多装滑轮。帆有布制、席编。布帆约始于东汉,《晋书·顾恺之传》已有记载。李白《秋下荆门》:“布帆无恙挂秋风”。宋代以前多麻布制成。宋始见席帆。用竹叶、蔑片、棕榈枝叶及芦苇等天然植物原料所编,称“帆席”,泉州出土宋代海船有实物样品。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船蓬,其质乃析蔑片织就,夹维竹条,逐块折叠,以俟悬挂。”②借指帆船。《文选》南朝谢灵运《过始宁墅》:“剖竹守仓海,枉帆过旧山。”唐代王昌龄《客广陵》诗:“夜帆归楚客,昨日渡江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