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
书籍: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459页(569字)
东北三省、内蒙、新疆地区诸新石器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1935年发现,1954年以内蒙赤峰红山石后遗址命名。解放前主要进行地面调查采集,建国后发掘遗址十余处。其分布范围大体北起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至朝阳、凌源、河北北部,东至哲里木盟、锦州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前。陶器有泥质陶、夹砂陶(褐色),压纹多为“之”形线纹,西辽河流域发现彩陶。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三者共存,大型石器有犁耜斧、有肩锄等,尤以大型石犁耜为一主要特征(辽西遗址尚未见)。房址发现较少,巴林左旗杨家营子、赤峰水泉遗址房址皆为方形、半地穴式。发现牛、羊、猪家畜骨骼。1979年辽宁西部东山嘴发现大型石砌祭坛,1983—1985年又于相距50公里的牛河梁发现积石冢、女神庙(参见“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陶塑裸体女像、女神头像、双龙首玉璜等,红山文化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000年前。红山文化先民可能以定居农业为主,兼有畜牧渔猎。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有较多联系,某种程度上受其影响,如“红顶碗”式陶钵与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陶钵相似。红山文化渊源尚待研究,或谓系与中原古文化并立的北方古文化中一支,或谓系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地方性变体),或谓系细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混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