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465页(316字)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或未成形者,与“形而下”(已成形者)相对。《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此,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各有不同解释。南宋朱熹认为“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朱子语类》卷62)朱熹把具体事物(器)称为形而下,把构成具体事物的道理(道)称为形而上,以为“道”在先,“器”在后,“器”由“道”生。清代戴震则认为“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孟子字义疏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