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置州郡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615页(306字)

东晋南朝时,在其辖区用北方沦陷区地名设立之州郡。其时北方之民因战乱大量南迁,多按原籍贯相聚而居,遂用北方州、郡、县之名,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如侨置徐州于京口(今镇江),侨置弘农郡于寻阳等。东晋初,侨州、郡、县都沿用北方原地名。刘裕北伐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北方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以别于侨州、侨郡。刘裕代晋建立南朝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名前加“南”字。侨户最初不纳租服役,后虽纳租调也比一般编户较轻。侨置州郡,主要是照顾南迁士族利益,以缓和南北士族矛盾,巩固统治秩序。后整顿户籍,侨寓户口均编入所居郡县,侨置州、郡数目日减。隋朝统一后完全废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