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48页(420字)

道家修养方法之一,亦是中国古代养生方法之一。据晋代葛洪抱朴子·释滞》云:“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意即炼气功夫至深者,有如胎儿在母腹,鼻无出入之气,能自服内气,故名胎息。道藏中有《胎息经》、《胎息气经》等书记载胎息之法。道书《上洞心丹经诀》有云:“常入胎息之功,当以子时至午时毕,不以午时至子时。盖子至午谓之六阳,其气生;午至子谓之六阴,其气死,无益于人。运胎息:抱素凝妙,闭鼻合眼,口不嘘吸,如在胞胎中。初学者鼻口引气而闭之,以心计,数120次,方以口吐气。出引气而皆不可令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着鼻上吐气,鸿毛不动为法。渐学增其计息之数,久则至千数,则老者返少,死者更生,可以辟瘟疫,可以禁,可以入水火,可以贯金石,可以辟饥渴,可以延年却老,可以嘘水火为之逆流。此法不可多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气强,难以闭禁。惜忿怒,忿怒则气乱。胎息,其验如此。”

上一篇:脉望馆古今杂剧 下一篇:急急如律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