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87页(531字)

简称题凑。古代天子、诸侯等享用的葬制之一。由厚木累积而成的椁室或椁室外构建。《汉书·霍光传》注:“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题凑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天子之殡,居棺以(chūn春,灵车),欑木题凑象椁。”1986年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在今陕西凤翔县),距今2600年左右,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黄肠题凑墓,椁木为一色松木,横列,两端伸出榫头状木心,如凸出蜂巢状。汉代墓葬题凑或垒于外椁四周。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题凑用木908根,整体平面呈凸字形,高度低于椁室,犹如椁室外侧框壁。北京大葆台西汉一号墓,题凑以15000多根长90厘米,宽、厚各10厘米(亦有20厘米者)的柏木堆垒,平面呈长方框形,外径长18米、宽10.8米、高约3米,壁厚90厘米,前、后壁顺向纵铺,左右壁横铺,内侧仅见柏木横截面,高于椁室。题凑内部空间分为前室、后室、内回廊,重椁套棺置后室中部。亦有以石材为题凑者,如定县北庄汉墓(墓主为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及王后),在砖室外侧以石块单道叠砌,形成围绕墓室的石壁,四边各长20米,高8米,厚1米左右。东汉中期后,大型多室砖墓盛行,题凑之制实际上归于消弭。

上一篇:黄老学派 下一篇:黄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