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928页(540字)

字书名。此书首先使用“字典”这一名称。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奉敕撰,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收字47035个(外附古文字1995个),较《字汇》、《正字通》增万余字。凡部首相同字归为一部,全书分214部,按部首笔画由少到多排列,总为12集。一二画部首为子集,三画为丑集、寅集,四画为卯集、辰集、巳集,五画为午集,六画为未集、申集,七画为酉集,八画九画为戌集,十画及十画以上为亥集。同一部首的字又以部首外笔画多少为序。每一字均引古代韵书、字书,注音、释义;益以书证及其训释,颇为详备。正文前有“检字”,凡确定部首有疑难者,可按笔画于此检索。另附“等韵”、“辨似”等。正文后有“补遗”,载音义可考而未及补入正文的字;有“备考”,载有音无义或音义均不可考的字。《康熙字典》收字多,注解音义详备,为阅读古代典籍极有用的工具书。成书200余年来,一直畅行不衰。但所列音义多堆砌引文,乏善抉择,引书时有讹误,体例也欠完备。乾隆时王锡侯着《字贯》,有不少驳正《康熙字典》谬误之处,横被“大逆不道”之罪,满门抄斩。直至道光七年(1827),王引之等始奉敕撰《字典考证》,纠正《康熙字典》错误共达2588条,绝大多数为引书或引文的错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