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955页(882字)
南戏剧本。元末高则诚作。取材于民间广泛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故事。早在南宋时,陆游在《小舟游近村,弃舟步归》诗中就写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徐渭《南词叙录》的“宋元旧篇”中也列有《赵贞女蔡二郎》名目,称为“戏文之首。”元代还有过一部《蔡伯喈琵琶记》,清人钮少雅、徐于室《汇纂南曲九宫正始》中保留了它的部分曲文。高则诚广采民间传闻而创作此剧。剧本写书生蔡伯喈新婚两月,其父逼他进京赴试,得中状元。牛丞相欲招赘他为婿,他再三辞婚不允,被迫重婚牛府。他思念父母妻室。欲辞官还乡,皇上不允。适逢他家乡连年荒旱,其妻赵五娘勉力奉侍翁姑,糟糠自厌。公婆死后,赵五娘又祝发买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台。最后,怀抱琵琶,一路卖唱,千里乞讨,进京寻夫。幸赖牛小姐贤德,与蔡伯喈在书馆相逢。于是,蔡伯喈一夫二妇回家守墓3年。全剧以一门旌表结束。剧本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历来评价不一。女主人公赵五娘的形象有独到之处,体现了在封建制度下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我国妇女在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里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和她善良、勤朴、坚定、尽责的美好品质。剧本的艺术成就甚高,戏剧结构根据男女主人公的分合,以两条线索交错递进发展故事情节,对比强烈,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糟糠自厌》、《祝发买葬》刻画赵五娘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丝丝入扣,十分动人。剧本语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曲和白,都较接近口语,而又富有文采,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琵琶记》的出现,是元末明初南戏振兴的标志之一。它与“荆刘拜杀”四大传奇齐名,对后世戏曲尤其是南戏诸腔的影响十分深远,是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主要保留剧目。清代戏曲选本《缀白裘》中,收录《琵琶记》26折,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入选剧目。川剧《吃糠》、湘剧《琵琶上路》、京剧《扫松下书》均据此剧改编,深受群众欢迎。《琵琶记》刊本很多,有影印元剧本、《六十种曲》本,解放后排注本。〔清〕毛宗岗批点《琵琶记》,认为此剧本可与金圣叹之“第六才子书”(即《西厢记》)相媲美,故称为《第七才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