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nuó挪)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986页(223字)

古代举行驱鬼、逐疫仪式时的舞蹈。“傩”,也叫“大傩”。起源很早,盛行于周代。《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兽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宋人有《大傩图》,画有十二人戴假面具(兽面)而舞。傩祭时表演的“方相舞”、“十二兽舞”均为凶猛激烈的傩舞。傩舞风格古朴,动作粗犷有力,体现了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的精神。几千年来相传不衰。不但民间有此习俗,宫廷中也跳傩舞。

上一篇:傅嘏(gǔ古) 下一篇:皖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