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干涉还辽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195页(735字)

中日《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三国为各自在华利益而强迫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的事件。《马关条约》中有关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的规定,引起了沙俄的极大不满。沙皇政府认为这是对俄国独霸中国东北的直接威胁,决心不让“日本渗透到中国的心脏而在辽东半岛攫取立足点”。在条约签字前,沙皇政府就作出两点决策:一是如果日本拒绝放弃割占辽东半岛的建议,俄国就有“行动的自由”;二是照会其他列强和中国,俄国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坚决要求日本退出辽东半岛。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沙皇政府正式邀请法、德两国政府共同出面,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如不应允,将不惜动用武力。法国是沙俄在欧洲的盟国,它积极参与干涉活动,既是对盟友的支持,又可借此机会扩大自己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德国虽然在欧洲长期与俄、法竞争,但在远东却和俄、法有共同利益。它积极帮助俄国对日本实行干涉,以期把俄国视线转移到东方,而从中取得好处。4月23日,俄、法、德三国驻日公使同时照会日本政府,“劝告”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并限令15天内答复。与此同时,三国军舰纷纷出现在中国沿海和日本海面,俄国舰队已接到在24小时内随时可以出动的密令。日本这时无力与三国抗争,急忙向英、美两国寻求援助。而英、美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劝告日本接受三国要求。这样,在俄、法、德三国的压力下,日本政府被迫于5月4日宣布接受“三国之友谊劝告,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但日本对中国坚持“一步不让”,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随后,俄、法、德三国政府以干涉还辽有功自居,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三国干涉还辽,暴露了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的矛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