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322页(805字)

1947年夏,国统区学生掀起的反美反蒋斗争风暴。它是由严重的经济、教育危机和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引起的。运动由反饥饿开始,逐步与反内战、反迫害结合。基本口号是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5月初,上海学生为纪念“五四”上街宣传。法学院两名学生因贴反内战标语遭警察殴打,造成重伤,法学院首先举行罢课抗议,上海各校亦派代表到市政府请愿。斗争序幕由此揭开。5月中旬,南京中央大学等校学生为要求增加副食费而罢课,并结队到教育部、行政院请愿。同时,决定在国民参政会四届三次会议开幕的5月20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并吁请南北各大学采取一致行动。5月15日平津各大学学生罢课。18日清华、北大上街宣传的学生在西单遭到国民党青年军的冲击和殴打。平津地区13所院校代表当即在北大集会,成立“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面对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国民党决定采取高压政策。5月18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和一切罢工、罢课与游行。但是,学生们没有被吓倒。5月19日,上海学生高举“向炮口要饭吃”的横幅标语举行游行。5月20日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学生及沪、苏、杭地区学生代表共约5,000余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准备到国民参政会请愿。上午10时许,队伍行至珠江路口时,遭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用水、大棒的袭击,队伍被冲散。100多人受伤,28人被捕,造成“五·二〇”血案。但是,被冲散的队伍重新集结,继续前进。下午天降大雨,学生们不怕威胁,冒雨坚持斗争。直到参政会秘书长出来答应学生的要求,大队才胜利返回学校。从5月20日至6月初,运动很快由平津、京沪波及全国六十多个大中城市,50多万学生卷入运动,并获得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同情与支持。这种正义的学生运动,同蒋介石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形成与人民解放军相配合的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反动政府愈趋孤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