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世论对婆罗门教的批判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352页(724字)

公元前6—前4世纪以顺世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同以婆罗门教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斗争。顺世论又名“察婆伽”、“世间行”,梵语为“路伽耶陀”,意为流行于人民间的观点,产生于公元前一千年代初。公元前6—前4世纪,顺世论代表人物为《佛经》中称为六大师之一的阿夷多翅钦舍婆罗。当时南亚次大陆处于列国争霸时代(16国争霸),王权加强,奴隶制经济发展迅速,阶级关系急剧变动,阶级矛盾激烈复杂。各阶级和阶层的思想家蜂起,阐述其政治和哲学观点,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据传当时有“六师”、“六十二见”和“九十六种外道”。佛教、耆那教均创立于此时。顺世论对代表贵族奴隶主利益的婆罗门教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婆罗门教宣传世界是大神婆罗摩即大梵天创造的,不同等级(瓦尔那)的人则是由神的不同部位产生的,人死后灵魂将轮回转世,还主张杀牲祭祀,甚至用人作牺牲。针对这些,顺世论提出,世界非神创造,而是由地、水、风、火四种物质构成。人亦如此,即“生命来自物质”,是四种物质的特殊混合物。人是肉体和意识的统一体,意识是肉体所固有的特性,由人体中四种元素结合而产生,肉体不存在则意识亦随之消失。顺世论派否认有脱离肉体升天或解脱的灵魂,认为灵魂轮回说是荒诞的。他们举例说,剑可以从鞘中拔出,鞘和剑是不同的。但谁也不能将灵魂从肉体中拔出。顺世论反对婆罗门教所谓梵天、解脱、灵魂和业报的说教,也是对一般唯心主义(包括对接受了婆罗门教某些观点的佛教、耆那教)的批判。他们还反对以吠陀为经典,否认由婆罗门作为祭司;谴责杀生祭祀,并质问说,如果杀生可能升天,婆罗门为何不杀其父献祭以升天?顺世论是古代南亚次大陆唯物论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