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提尼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360页(771字)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为彻底扫除氏族制残余而进行的改革。梭伦改革和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时期雅典的氏族制度已受到很大打击,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依然存在,氏族贵族在经济、政治上还拥有一定实力,还可利用氏族部落组织操纵选举,干预政治。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依然很激烈。公元前510年雅典人民推翻庇西特拉图之子希庇亚斯僭主统治后,推举长期反对僭主政治的克利斯提尼为执政官。他执政后即行改革:一、建立10个地区部落代替过去的4个血缘部落。全国按山区、平原、沿海划为3个大区,各大区再划成10个区(称特里提斯,意为部落的三分之一区),共30个区。从3个大区中各抽出1个区组成新的地区部落,共10个地区部落。每个特里提斯里有数目不等的村(德莫)。选举不再按血缘部落而是按地区部落进行,摆脱了贵族的操纵。地区部落均以一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并作为部落的守护神。地域部落有自己选举的官吏和自己的财产。二、建立五百人议事会代替梭伦时的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会议的常设机关,由每个地区部落选举5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成员按部落分为10组,轮流在一年的十分之一时间里执政,处理日常政务并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三、设十将军委员会,由每个地区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开始主要是指挥军队,后逐渐成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高级官吏。首席将军权力更大。军队按地区部落征集,各部落都要提供一队重装步兵,一定数量的骑兵和水手。因而地区部落也是一种军事组织。四、制定陶片放逐法(或称贝壳放逐法),用以对付僭主。克利斯提尼改革彻底打击了氏族制度和贵族势力,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以平民胜利告终。奴隶制民主共和国的雅典国家最终形成,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奴隶同自由民之间的矛盾。国家的形成和奴隶主在政治上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