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588页(1258字)

1919—1920年协约国为重新瓜分欧洲和中东地区势力范围、调整相互关系而建立的战后帝国主义和平新秩序。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32国代表参加了会议。一切重要问题取决于英、法、美、意、日5国政府首脑和外长的10人会议,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雷蒙梭实际上控制了会议。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和会。会议基调虽然以威尔逊1918年1月8日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为基础,但列强各怀鬼胎。美国力图通过国联争夺世界霸权,英国要维护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和巩固对新老殖民地的统治;法国力求索取巨额赔款并肢解德国,称霸欧洲;意大利要建立对亚得里亚海地区的霸权并向地中海扩张;日本则要求承继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争吵,最后签订了反映英、法胜利的凡尔赛和约,即《协约国及参战国各国对德和约》,共15部分440条,《国际联盟盟约》作为和约的第一部分。关于领土问题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由法国收回,莱因区为非武装地带,英、美分别保障法国东部边界不受德国侵犯,萨尔区由法国占领15年后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同时还重新划定了波兰领土,捷、奥独立后的边界。关于赔款问题确定德国先交付200亿金克赔款,并组织赔款委员会研究确定德国赔款总额。关于殖民地问题规定,以“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形式把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别由英及其自治领、法、比瓜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分别由日本、英国及其自治领瓜分,总共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万。在军事上规定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限制军队和潜艇、军用飞机数量。和约还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转给日本。凡尔赛和约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和英国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加强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地位,也排除了美国通过国联控制世界的可能性。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和约。凡尔赛和约签字后,协约国又分别同德国的同盟国签订一系列和约。1919年9月10日在巴黎附近圣日耳曼宫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奥匈分立,禁止德奥合并,承认捷南独立,布科维纳归还罗马尼亚,南提罗尔和伊斯特里亚半岛划归意大利。1919年11月27日在巴黎郊区纳依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依条约,规定保加利亚把西色雷斯割给希腊,马其顿一部分划归南斯拉夫并赔款22.5亿金马克。1920年6月4日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规定特兰斯瓦尼亚归并罗马尼亚,并赔款22亿金法郎。1920年8月10日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同土耳其还签订色佛尔条约,规定将埃及和阿拉伯半岛划归英国控制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土耳其在欧洲领土除君士坦丁堡及其近郊外都割给希腊,海峡由英、法、意、日等组成的委员会控制,从而使土耳其处于半殖民地地位。协约国对德国及其4个盟国分别签订的和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它是掠夺德国及其他战败国并反对人民的帝国主义体系,又是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矛盾暂时妥协的产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