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河北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辞典》第715页(677字)

专门研究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活动,探索创造发明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人类的创造能力,促进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创造学的研究广泛涉及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科学学、脑科学、思维科学、教育学、科学技术史等领域。

目前创造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创造型人才的探索,认为创造型人才应具有七个方面的能力,即发明创造力、科学研究能力、获得信息情报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活动能力。(二)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认为“辐射性”思维富于联想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辐集性”思维富于判断推理,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实现的前提。(三)对于创造过程的考察。认为创造过程一般分为动因、准备、孕育、顿悟、验证等阶段,彼此相互联系、影响组成一个完整的创造活动。动因阶段是因需要而萌发创造意识、明确创造任务的阶段,动因越强烈,创造意识越活跃;准备阶段是搜集、占有资料的阶段,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孕育阶段是创造灵感的酝酿时期,为创造活动的关键;顿悟阶段是创造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长期的准备和努力将一触即发为创造力;验证阶段,运用验证手法完善创造成果,促使创造变为现实。(四)关于创造方法的研究开拓。创造学研究开始于本世纪30年代。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企业率先开设创造工程课,开始了创造学的研究。1941年美国人奥斯本在《思考的方法》一书中提出以智力激励法为创造的基本方法,被公认为创造学的创始人,从此创造学的研究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