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眼亚比华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148页(557字)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巴眼亚比(Bagan Siapiapi)市华侨及其后裔。据《同安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1862—1874),该县渔民洪思返等11人捕时,遥望火光烛天,冒险寻至其地,见山川秀丽,鱼虾甚丰,留在该地捕捞,收获甚多,后人口增长成为数万人的贸易市区。一说他们求问神明何处谋生,答找有火光之处。到苏门答腊库布,经当地人指点,渔船向对岸(bagan)有火光(api)的地方开去,果然鱼虾甚多,遂长期住下。后称该地为巴眼亚比。自1870年起,经过华侨数十年辛勤劳动,该荒凉渔村遂成为世界着名渔场之一,年产鱼虾5000万公斤。1970年鲜干鱼虾的出口占印尼该宗产品出口总值的25%。1930年华侨11988人,渔民占80%。1979年该地居民6.4万人,80%是华人。据1928年统计,经营鱼笼渔业的有400多家,绝大部分为华侨。1907年1月至1925年底,当地出口的鱼和鱼产品平均每年达3.4万吨,产值约550万盾。1929年上升到5.2万吨,产值达700万盾以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渔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打击。1933年鱼产量下降到4万吨,产值340万盾,几千华侨离开此地。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时期,1946年发生*巴眼亚比惨案,华人损失惨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