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是革命之母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290页(468字)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理论。孙中山在发表讲演,或与人谈话中,曾多次提出“华侨是革命之母”的理论。此理论亦贯穿于张永福着《南洋与创立民国》(1933)、冯自由着《革命逸史》(1939—1948)和《华侨革命开国史》(1946)、胡汉民着《南洋与中国革命》,及论述华侨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的大量着作中。从根本上说,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固然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的,它是国内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而“华侨是革命之母论”虽然有不够准确之处,但此说在一定意义上依然有充分的根据。孙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始于华侨社会,革命组织的首批成员和最早的赞助人多为华侨,华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华侨资产阶级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海外寄人篱下,深受异国统治者种种压制和歧视,因而渴望有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作为自己的靠山。他们深感清朝腐败无能,遂寄希望于中国革命的成功,并尽力支援或直接参加中国革命。华侨侨居海外,清政府鞭长莫及,在客观上为华侨从事革命活动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