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学院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482页(553字)

印度尼西亚华人第一所英文学校。1901年由*李登辉创办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并任校长。初办时,聘请3名外国教师,租用数间民房,学生有90人,实际上是一间初级英语学校。同年8月,巴城中华学校计划开设英语课程,经与李登辉多次相商后,一致同意:(1)耶鲁学院由中华会馆接办,定名为中华会馆耶鲁学院(Yale Institute Tiong Hwa Hui Koan)。(2)设立由李兴濂(主任)、赵德风、陈金山、陈长隆和李登辉5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主管一切校务及经费事宜,并负责偿还李登辉创校时所借的2100盾债务。(3)耶鲁学院除主要进行英文教学外,应加设孔子学说等中华文化课程。1901年9月中华会馆正式接办,李登辉仍任校长。学生人数有所增加。李登辉除主持校务外,每周还在该校举办一次自由交谈会(类似“沙”),吸引社会人士及师生参加,进行思想及文化知识交流。1903年5月1日,李登辉因感到难以在该校实现其理想而辞职。校委会另聘英国人托斯·戴维逊(Thomas Davison)为校长。1904年5月中华会馆董事部在会馆内新建4间教室为该院专用。1905年1月8日,董事部决定耶鲁学院正式和中华学校合并,取消该学院名称。英文作为中华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