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侨抗日锄奸迫击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697页(511字)

简称迫击团。日本占领菲律宾时期华侨地下抗日组织。但从中分裂出去的迫击三九九团则是中国国民党系统的*四抗之一。抗日锄奸迫击团前身原为*菲律宾华侨战地民主血干团的一个单位,由于负责人陈培德等不满上层领导的消极抗日态度,1943年底脱离血干团而组成此团,进行抗日活动和锄奸工作,并出版油印的《扫荡报》。陈培德为第一任团长,陈牺牲后由蔡振声继任。1944年9、10月间,该团遭受敌伪严重破坏,陈率12名团员离开尼拉参加华支作战,11月7日在新怡夏省加潘战役中,陈与另两位团员阵亡。美军攻入马尼拉时,重组后的迫击团协同华支、抗反等侨团,从事护侨和抢救华侨财产,救济和收容难侨等活动。1945年4月,该团组织一支近百人的队伍,与美军司令部洽商,被编为399连队,开往八打雁和甲米地两省配合美军作战,肃清日军残敌,庄克谅、陈一定、陈伯彦、卢武珍、施能鮡5位战士牺牲。同年6月,该团马尼拉总部因政见分歧,分裂为迫击团与迫击三九九团。后者创办《新时代》英文版,社长为陈延锡(陈正金),总编辑为施颖洲。日本投降后,两派均继续在菲华社区从事社会活动。据该团审定,共有34位烈士为抗日而牺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