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仰华公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808页(551字)

缅甸华文学校。1939年10月筹建,1940年5月招生。初设于仰光19条街中华总工会2楼,后迁至紫荷旦街17号独立建校。首任校长即学校创始人杨章熹。1941年4月郑祥鹏主持校政。创校伊始,即以“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宗旨,坚持“面向大众,面向贫困子弟,联系实际,参加社会活动”的办学方针。采取校长负责制。经费主要靠关心该校的缅华人士赞助,以及教师校外兼课所得弥补经费不足。教职员工刻苦奉献,每月仅领时值的月薪。贫苦学生则可免费或以勤工俭学方式就读。课程除一般基础课外,还开设各类课外课程,如郑伯华(林语今)、渥丹主讲《拉丁化新文字》,张子明讲《青年美术》,赵沨讲《钢琴和乐理》,李国华讲《政治经济学》,以及杨源盛设英语补习班。虽以小学名义注册,实达中等专科水平。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国内一批进步文化人士抵缅,不少人受聘或借住该校。通过音乐课,传授《黄河颂》、《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游击队员之歌》等革命歌曲;通过创办《熔炉》、《新音乐》等刊物,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1年,由该校师生倡议成立缅甸华侨青年战时服务团,在宣传动员群众,培养组织抗日力量等方面,均作出不少贡献。日本占领时期停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办,改称仰华业余公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