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耶若婆佉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77页(617字)

【生卒】:约公元前7世纪中叶

【介绍】:

古印度奥义书时期的唯心主义思想家。他是邬达罗迦的学生,出身于富人之家,是从事祭司和祭祀研究的理论家。他的世界观与他的老师邬达罗迦相反,表现为信奉“梵我同一”的唯心主义理论,因此他从神学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灵魂、人的命运作了自己的研究。

(1)人本观 耶若婆佉认为梵是自然和社会的主宰和终极原因,人是梵的产物、人的精神,即自我可以独立存在。他人的精神状态区分为“四位”,即醒位、梦位、熟眠位和死位。醒位时,人的精神状态受着客观外部世界的制约,人的精神是不自由的;在梦位时,人的精神是半自由、半独立的,尚未完全摆脱外部世界的影响;在人的精神处在半自由的熟睡或死位时,人的精神(即自我)完全超越物质世界而自由自在。人的精神在此位时,人生就达到了最高的安乐和欢喜。所以人的最大幸福和自由就在于抛开追求外部世界的种种欲望,使灵魂精神与物质世界分离,最终达到梵我同一的超然之境。

(2)业报轮回 耶若婆佉认为,人有何种欲望,就造何种业,做何种业,就有何种报应。行善者成善,行恶者成恶。人要从业报轮回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信奉吠陀、崇拜神灵、实行苦行、供献祭品,而且还要亲证梵我,在自我精神、吠陀神或梵中寻找解脱,也就不要有所为、不要作业,没有业报轮回。

上一篇:邬达逻迦 下一篇: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