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姆昌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114页(3232字)
【生卒】:1880—1936
【介绍】:
印度现代着名作家。生于印度北方邦贝拿勒斯附近的乡村,接受中等教育之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升入大学而当了小学教师。他曾在师范学院进修两年,后来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毕业证书。他从190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初期用过乌尔都语、后期用印地语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共写了十五部中、长篇小说,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七百多篇评论文章。他的代表作《戈丹》被誉为印度农村的一部史诗。他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封建民主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能够以惊人的真实和巨大的同情去描绘农民生活。他巧妙地运用完整的情节及其转折去发展人物性格与个性。他的早期作品有改良主义倾向,并伴随着感伤的情绪。但随着他的逐渐成熟,使他的作品越来越具有冷静的批判现实的力量,并抛弃了早期所追求的一种空想的修道式的和谐。其作品充满着博爱精神和巨大的感染力。普列姆昌德的文学创作在印度享有盛誉。在创作理论上他提出了“情味论”。所谓“情味”就是指作品的感情色彩、情调或基调。他认为,“情味”分为艳情、英勇、悲悯、滑稽、厌恶、暴戾、恐怖、平静、奇异和慈爱。他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从种种角度去描写人的这十种情味的。在哲学思想上,他受“吠多”思想的影响,认为存在着最高的宇宙神灵“大我”、“宇宙至上我”、“宇宙灵魂”,而个人则是“小我”、“个体灵魂”。千千万万的“小我”或“个体灵魂”,和最高的“大我”或“宇宙灵魂”相结合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和最后解脱。从这种基本观点出发,他提出了一种“人性”论,认为神性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所有的人身上都具有神性,区别只在于有的人身上的神性在指导人去正确行动,有的人身上的神性因没有被唤醒,所以导致人去作恶。他根据自己的人性论提出了平等的大同理想。普列姆昌德的人学思想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之中,与其文学生涯密不可分。
(1)论人性 普列姆昌德认为,尽管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欺骗、卑鄙和虚伪所包围,但人类的本性仍然是善良的,人们总是想尽快地从丑恶的感情、欺骗、虚伪和仇恨中解脱出来。这很像我们在黑暗而炎热的房间里工作累了,我们就想去享受一下新鲜空气。文学创作的理想主义正是基于人的这一本性,从而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些人物——他们心地圣洁、没有自私之心,没有欲念,本性善良。但用纯粹理想主义的人性观去刻画人物的结果往往又是偶像式的、没有生气的人物,因为现实中的人物不是十全十美,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成了神了。所以文字创造应建立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善与恶、嫉妒和友爱、义愤和贪婪、虔诚和冷漠、痛苦与羞怯的对立与统一中去表现人类的本性,去唤醒人的善良天性,注入善良的情感。只有以人的本性为基础的文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普列姆昌德从自己的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成功的文学作品的最大标志在于他能够通过描写人类自身所共存的幸福和痛苦、友爱和爱情、嫉妒和仇恨的等等特性,而唤醒读者的心灵,使他们也能产生出具有作品中的人物所具有的那些特性和美好的情感。普列姆昌德还认为作家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不应该局限于总是对人类的弱点、邪念、缺陷、耻辱进行如实的描写,因为作家如果把自己局限在这些内容里,他就永远也不能感人地揭示一个人在生活斗争中的心理状态、真与假的斗争,并最终获得艺术家的声誉。因此文学创造的现实主义方法并不是要作家们把自己的视线集中在人性的弱点和不足的方面。文学也不是破坏,不是暴露人性的污点,而是建设、是表现人性的光辉。文学的目标应该对准人身上的人性和美丽的感情所隐蔽的地方。
(2)论人的目的 普列姆昌德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寻求乐趣。有的人从宝石、财富中得到,有的人从美满的家庭中得到,有的人从高楼大厦中得到,有的人从权力的追逐中得到。然而乐趣并不是某一方面的乐趣,真正的乐趣是多方面的统一,并且只有从真和美的统一中才能得到。乐趣绝不得从做作和伪善中得到,更不能仅仅从人的欲念和卑鄙的情感的满足中得到。乐趣只能由胸怀宽广,能容纳下整个世界,把自身的心灵与整个非生物的世界联系起来的人才能得到。为了实现人的目的,人类应该认识到: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是生存、吃饭、睡觉和死去。人除了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有别的东西存在,追求这种东西的实现,才是人的高尚的目的和崇高的情感。人类应该控制傲慢、生气、仇视这些把人类引向毁灭和堕落的一面,这样人类才会真正幸福。
(3)论善恶 普列姆昌德认为,世界上并非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常常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一是善行遭恶报,好人遭受打击,忍受痛苦,经受灾难,受到屈辱;二是坏人得好报,他们过着舒适的生活,有名气,有声望。普列姆昌德认为,聪明人有时也会像愚钝的人一样,轻率地对人报着淳朴浑厚的美梦、善良的意愿和理想,并以为凡是违反这些信念理想的人,都是不人道的。然而聪明人忘记了狼的善良总是用锐利的爪牙来报答的。性本恶的人往往善于以伪善来打扮自己。如所谓文明人、上等人,绅士往往不管自己做了多大的罪恶就用伪善来打扮自己,遮掩起来。
(4)论生死 普列姆昌德认为,人若为了反抗非正义、压迫和侮辱而死,这比生更值得、更高贵。在他看来,一个在受到侮辱、谩骂、责打和人格被践踏之后,仍然不热血沸腾、不准备去拼死,那他就不是男子汉而是个孬种。为什么我们活着的处境如此悲惨?为什么贪官污吏、地主打我们,不把我们当人看?因为我们自己没把自己当人看,因为我们太堕落了,太爱皮肉了,太没有自尊心了,太没有羞耻之心了,所以别人才敢藐视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人格。普列姆昌德认为,为反抗压迫和侮辱而死比活着要好上千倍。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把生命看得宝贵,他就越卑贱。在他看来,君子并不是按世俗的伦理道德规范去行事一生之后才叫君子,这样的君子是真正的自私自利者。真正的君子是那些不畏强暴,敢在强盗面前拿起武器同他们战斗而献身的人。伪君子们是那些面对强暴而佯装不知,面对专制的黑暗制度而装瞎卖傻的人,也正是这些所谓君子们散布了关于命运、上帝和信徒的谎言,以企图使残暴和黑暗变成永恒。如果人类今天已经清除了这些残暴或干脆消灭了这个社会,即使冒死也比苟且活着好得多。普列罗姆昌德认为尽管人的死是不可避免的,但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要在这个世界上干出一番事业,即使死了也值得。只有那些没用的人,没责任心的人和毫无生气的人才整天担心是去天堂还是下地狱。
(5)平等观 普列姆昌德认为友好和平等,文明和友爱,从社会生活一开始就一直是理想主义的美梦。宗教的创始者们企图用宗教、道德和精神的桎梏使这种美梦变为现实,但他们的美梦全都枉费心机。例如圣人释迦牟尼、先知耶稣和先知穆罕默德等所有的先人先知以及其它的宗教的创始者们都想在伦理的基础上,建造这样平等的大厦,但是谁也没有成功。而高低贵贱之分所表现出来的残酷形式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尤其是宗教为实现来世的平等而在今世为人们制定了许多戒律、教规、陈规陋习和种姓歧视制度,反而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平等,以致于今天我们的灵魂要冲破这牢笼而与宇宙灵魂汇合统一是如此的困难,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普列姆昌德还充分认识资产阶级的人人平等只能是金钱的平等,只有有钱的人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钱的人用金钱可以买来荣誉、地位、权力和尊敬,尤其还可以买来武器武装自己,然后以武力对待热爱和平的软弱的劳动者,用各种名目的租、税、捐掠夺他们,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奴隶,而他们自己则大肆挥霍、行猎、跳舞、饮酒作乐。这种平等权利难道人人都可以享有吗?但普列姆昌德并没有提出怎样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的手段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