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藏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16页(1428字)
【生卒】:约656—713
【介绍】:
唐代政治家,思想家。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以辞学着称。初举进士,不得调,乃着《芳草赋》以见意。不久,隐居终南山,学辟谷练气之术。长安(701—704)中,征拜左拾遗,曾谏武则天建兴泰宫,以为应惜民力,博施济众。神龙中(706),累擢中书舍人,数纠驳伪官。景龙(707—710)中为吏部侍郎,又迁黄门侍郎,尚书右丞等。玄宗先天(712713)中,坐托附太平公主,流放岭表。开元初(713)起为黔州都督府长史、兼判都督事。未行而卒。卢氏工篆隶,好琴棋,时称多能之士。初隐之时,有贞俭之操,往来于少室,终南二山,人称“随驾隐士”。但其“性无挺持,多为权要所逼,颇隳公道”。登朝之后,“趑趄诡佞,长事权贵,奢靡汙纵”,又为时人所讥。在政治上,卢氏主张任贤能,明法审令,养劳赏功,省敛强兵。他的人学思想,主张“天道从人”,认为天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兴亡吉凶均由人事决定,而无关天时。所以,他的人学思想是积极地评价人事和人生的。卢藏用有文集二十卷。但现存者仅有《本传》载“析滞论”以及《全唐文》所载文疏等。
(1)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卢藏用对祸福吉凶的看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他援引《左传》中的话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自作”。这是说,人的吉凶祸福并非有神灵操纵,只要人自己行为端正,妖孽便无法作祟。因此福祸都是人们自己的行为所致。他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为不善者,天降之祸殃。在卢氏看来,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的是只要人自身努力,就会不时日而事利,不卜筮而事吉。“由是言之,得丧兴亡,并关人事,吉凶悔恡,无涉天时”,政治的得失,天下的兴亡,都与人事有关而与天无关。只要修德勤政,任贤使能,国家就能兴旺,人寿就能保长。他以历史传说为例,说明福祸兴亡在人而不在神。相传殷高宗武丁从前怠于政事,野草恶木生于朝廷,有的大臣说这是亡国的征兆,但高宗从此修德勤政,国家便很快走向复兴,由此他引证《左传》中史器的话作出结论:“国之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在人神关系上,坚持了以人为主的无神论思想。
(2)天道从人 人道与天道的关系,按着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常以天道为主而人道为辅,并以此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卢藏用在其《析滞论》中以客问的方式提出这一问题:客曰:“天道玄微,神理幽化,圣人所以法象,众庶由其远行。……从之者则兵强国富,违之者则将弱朝危,有同影响,若合符契,先生亦尝闻之乎?”这里所谓“天道”,并不是指自然运行的规律,而是指《六壬》、《遁甲》之类,即“大挠造甲子,容成着律历,黄公裁变,玄女启谟,八门御时,六神直事”等古代传说中的吉凶祸福之书,因此,客曰之天道实乃神道。卢藏用反对人从神道说,认为这些都是“曲学所习,懦昧所守”,是企图用“偏方之诡说”取代“亨衢之通论”,乃不识人道之甚。他说,古之为政者,循人道而远天道,致使刑狱不滥,赋敛蠲省,法令有常,赏罚得中,故国静人富,兵强人寿。如果违背人道,即使是“卜时行刑,择日出令”,也一定不会成功。“故曰任贤使能,则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则不卜筮而事吉;养劳赏功,则不祷祠而得福”,他以此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由此得出结论:“人事苟修,何往不济?”“天道所以从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