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宋元人学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24页(2553字)

宋元时期(960—1368)是中国人学思想深入发展时期。这不仅与中国人学思想传统有关,而且更与宋元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有关。中国封建国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到宋代,已发展到更加完善、巩固时期。历代的统治经验,使北宋统治集团一开始就自觉地防止来自下面爆发的农民运动和夺权,因此,从赵匡胤(972—976)立国之初,就将军权、财权、用人权全部收归中央朝廷,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出外打仗,也要照出兵前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不得专擅。为了消除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宋朝对上层官僚地主采取优容的方针,在经济上对其放任,默许大官僚大地主广置田园,免除赋税,保障他们兼并土地的自由。在对外关系方面,宋太宗赵光义(939—997)两次主动出兵和辽国作战,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失地,结果大败。从此,宋朝统治集团上下害了恐敌病,在强敌的武力威胁下,常以进贡称臣的方式求得和平苟安的局面,因此,宋朝建国之初就缺乏新兴的开国气象。宋代三百余年间,统治集团都是采取对外求和,对内加重剥削、压迫的政策,所以有宋三百余年始终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士大夫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内转的变化。元朝兴起后,先后消灭了金与南宋,取得了统一的中国政权。但是,元朝蒙古族贵族处在文化、经济比宋远远落后的阶段,在他们建国之初尚不知道农业的重要性,甚至主张“汉人无补于国,万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整个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有意制造民族隔阂,所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始终十分尖锐地交织在一起。

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宋元四百余年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时局,不断向统治集团献计献策,希望开出巩固统治、化解矛盾的药方。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宋开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并学派林立的理学人学思想。宋元人学思想的发展,也是中国人学思想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宋元人学思想吸收了先秦诸子人学思想、两汉经学人学思想、魏晋玄学人学思想、隋唐佛教人学思想的积极成果,并继续唐代开始的儒、释、道三家合流的道路而形成的。因此,对先秦诸子思想而言,宋元人学思想是对儒学的认同;对两汉经学而言,宋元人学思想是对章句之学的反动;对魏晋玄学而言,宋元人学思想则是对其思辩性的吸收;对隋唐佛学而言,宋元人学思想则基本上是对其进行批判与扬弃。因此,宋元人学思想虽然上有所承,但却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并在中国人学思想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明、清两代以至于近代,无不受到宋元人学思想的影响。宋元人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宋代人学思想在学派林立、相互争论中形成的时期,涌现了李觏(1009—1059)、王安石(1021—1086)、张载(1020—1077)等为代表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人学思想和以邵雍(1011—1077)、周敦颐(1017—1073)、光(1019—1086)、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等为代表的具有唯心主义特色的人学思想。这个时期的主要学派有: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以周敦颐为代表的“濂学”、以王安石为代表的“荆公新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苏轼(1037—1101)为代表的“蜀学”、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等。他们围绕着人性、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人生修养以及人与道、理、天命、气、性、心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的讨论与争鸣,促进了北宋时期人学思想的深入,并在争论的过程中,逐渐成了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为主流的北宋人学思想体系。

(二)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人学思想深入时期,也是北宋理学人学思想集大成并最终取得统治地位的时代。南宋时期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江南的经济也更加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加内向性的以朱熹(1130—1200)、张栻(1133—1180)、陆九渊(1139—1193)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人学思想。同时,为了顺应时势的要求,出现了更加务实的以杨万里(1127—1206)、陈亮(1143—1194)、叶适(1150—1223)等为代表的功利派人学思想。这个时期的主要学派有: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以陆九渊、杨简(1141—1225)为代表的“心学”、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等。他们继承北宋时期的思想资料和重要命题,继续展开争论与探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理学人学思想随着集大成的朱熹思想的产生,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陆九渊与朱熹的“鹅湖之会”,最终导致这种分歧的公开与激化。经过一百余年的争论,在南宋后期一度将理学思想视为异端,但很快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及人学思想就取得了正统地位,确立了理学人学思想的统治地位。

(三)元代。这个时期理学人学思想已取得了正统地位,但同时也是理学人学思想走向僵化的时代。元代的九十余年间,民族矛盾一直十分尖锐,为了调和矛盾,巩固蒙古族贵族的统治地位,思想界出现了以程朱理学思想为正统、兼融陆九渊心学思想的新思潮。吴澄(1249—1333)以及他的老师饶鲁(生卒年不详)就是这种“和会朱陆”思潮的代表。他们虽都是朱熹学派的二、三传弟子,但他们不株守朱学门户,而兼采陆学。朱、陆合流,标志着理学内部从南宋以来的分歧到此时又开始融合,这体现了中国人学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不断斗争、不断融合的特点。朱、陆合流为明代人学思想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元时代的所有人学思想家、人学流派,都没有很好的回答人的本质问题、人性问题。就是在人生哲学方面,也有许多今天看来是反人性、不科学的理论。这说明,人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宋元人学所取得的思维成果,既是时事与人学传统的合理结果,也是宋代理论思维发展的结果。宋元人学的不足与偏颇,也只能从当时的时事与人学传统得到解释,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是人学本身还是研究人学的人,其局限性,最终只能由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统来加以解释。

上一篇:《无能子》 下一篇:人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