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陆九渊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452页(4362字)

【生卒】:1139—1193

【介绍】:

南宋哲学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因曾在江两贵溪县象山讲学,所以又称之为象山先生。乾道年间进士。曾任靖安、崇安等县主簿,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当他还是一个4岁孩童时,就曾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穷际”的问题,当时他父亲只是笑而不答。不料陆九渊从此就陷入了废寝忘食的沉思,一直到13岁那年,看到古人对“宇宙”二字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才忽然“大省”。“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认识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并进而得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结论。陆九渊一生反对着述,因此其主要的人学思想散见于他的书信、讲学的语录以及少量讲义中。陆九渊的儿子陆持之收集整理为《象山先生全集》共28卷,另外集4卷。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整理本《陆九渊集》,共36卷。陆九渊的人学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受孟子与禅宗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陆九渊的人学思想与程朱学派不同,他从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出发,认为作为人最主要的是明本心,尽人道。与此相联系的人格修养也是“易简”、“直捷”的,主张向内用功,切己自反,剥落物欲,改过迁善。显然,这种所谓的“简易功夫”与禅宗的修养观有内在的联系。在他的人学思想中,虽然把认识活动看作是纯粹的主观意识活动的结果,混淆了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的本质区别,最终用主观吞并了客观。但是,他主张“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怀疑精神,主张“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自强精神,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在宋代理学思想家那里更是罕见的。

(1)为人自当尽人道 陆九渊关于人的基本思想是“尽人道”。他说:“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可见,陆九渊所说的学习只是为了人,为了尽人道而已,并非是有所作为。什么才是陆九渊所说的“人道”呢?他说:“道者,天下万世之公理,而斯人之所共由者也”。这种“万世之公理”就是“道”。可以看出,“人道”就是做人的万世公理。在陆九渊看来,尽人道就是尽自己之道,因为人之道是先验的,是难以改变的。如他说:“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莫不有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陆九渊将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提升到“人道”的高度来加以重视。也就是说,陆九渊的人学思想,本质是提倡、巩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是要人们向现实社会妥协的思想。但是,作为一代思想家来说,陆九渊的人学思想并不是毫无价值的。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越过了真理,走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地步,但他强调“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的人格思想,有一定的价值。

(2)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如何才能解决“尽人道”的问题呢?陆九渊反对朱熹不先解决立场问题而先谈学问的观点。他主张,要像禅宗的顿悟一般先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尽人道”。他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在陆九渊那里,“理”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陆九渊认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显然陆九渊的“心”与“理”是完全同一的,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陆九渊显然将“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因此,他的“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不是说人的主观可以认识“万物”,而是说人的主观就是万物。因此,在认识论上,陆九渊义吸收了禅宗的“顿悟”思想,只用易简、直观的方法来达到对“心”的即刻体认。

(3)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十分重视学习对人生的意义,他认为“学能变化气质”。并主张“莫厌辛苦,此学脉也”。陆九渊并不主张空谈尚虚的学问,而要求实理。他说:“宇宙间自有实理,所贵乎学者,为能明此理耳。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有实事”。又说:“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个实”。因此,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明实理”。只要做到了“明实理”,也就是“知本”,那么一切典籍也不过起个注解的作用而已。由此他提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的着名命题。什么是“本”?他说:“人品在宇宙间迥然不同。诸处方晓晓然谈学问时,吾在此多与后生说人品”。“人品”问题,是他所说的“学之本”。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提高“人品”。我们如果不拘泥于陆九渊所说的具体内容,仅就其“六经皆我注脚”的学习方法而言,还是可取的。他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时不要被六经的字句所束缚,做到“说者说此,乐者乐此,如高屋之上建瓴水矣”。那么,学习中的一些困难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不会再拘泥于古书中的字句问题。应该说,陆九渊的学习方法,在本质上是为“变化气质”这个目的服务的,在认识论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六经皆我注脚”的命题,又过分地强调了人的思想能动性,主张以“自我”为根据,故成为后来“心学”的先驱。

(4)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这是陆九渊关于人的精神作用与精神自由的精彩表述。他的学生朱济道说:“前尚勇决,无迟疑,做得事。后因见先生了,临事即疑恐不是,做事不得。今日中只管悔过惩艾,皆无好处”。陆九渊针对朱济道的话说:“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从这段师生之间对话可以看出,所谓“收拾精神”就是要求人们保持精神上的高度专一与自由。他还多次说到“人精神在外,至死也劳攘,须收拾作主宰”。又说:“人须是力量宽洪,作主宰”。所谓“自作主宰”就是要求人们发现自己的本心。他说:“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说:“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就是说,他主张在发现本心的过程中同时按本心行事,这样就会保持自身思想的独立性,不至人云亦云,随人说话。陆九渊的“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思想强调了精神与思想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精神,同时也包涵着人在精神作用上的平等观,认为人格是无所谓高低贵贱的。因此,这种人格的平等,必然带来对权威的否定,他说:“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准”。这一思想在封建专制的宋代确实有振聋发瞆的作用。以真理为准则,而不是以某个人或某个权威为准则。这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人是自由的这样一个重要人学命题,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5)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关于人性是什么的问题,陆九渊有较为明确的回答。他说:“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认为,宇宙的本源是“道”,天的阴阳变化是“道”,地的柔刚之别是“道”,人的仁义之心也是“道”。所以“道”好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超先验的存在物。其实陆九渊所言之“道”是“道外无事,事外无道”的。可见,“道”并不离于“器”。陆氏主张“道器一体”、“道器不分”,因此,人之本性即源于“道”,又是“道”之源。可见,陆九渊所说的“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正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探讨人“性”的问题。在陆九渊看来,人性就是仁与义。背离仁义,就是背离了人性。他曾多次说到这个问题:“仁,人心也。纵心所欲不逾矩,此圣人之尽仁”。又说:“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又说:“仁,人心也。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见,“仁义”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据,如果背离人性,就不是人,也就是“不仁”。当然,一个人最终具不具备人性,以及具备如何的人性等,完全在于个人自己,并不在于别人的帮助。陆九渊在此又触及到人的个人意志自由与人的社会责任这样一个人学问题。在陆九渊看来,人既然有个人意志自由,人的社会责任就应该由个人来承担,而不应该由别人或社会来承担。

(6)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 人性的本质是“仁义”,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却不“仁”呢?陆九渊认为“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也就是说,人性本来是善的,是有仁义的,之所以有不善的缘故是被物质欲望所拘。陆九渊说这个话的目的仍然在于证明人性是善的。他接着说:“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之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则沛然无他适矣”。陆九渊主张用“自反“或“反观”的方法,来明察人性之“善”。一旦明白人性是善之后,就会“沛然无他适”了。可以看出,陆九渊在人性善恶问题上是继承了孟子的学说,但并不主张禁欲主义,他说:“道理只是眼前道理,虽见到圣人田地,亦只是眼前道理”。他所谓眼前道理,是指不脱离日常生活,即使是圣人,也是如此。“圣人教人,只是就人日用处开端”。陆九渊也并不主张纵欲,他所认为克服“迁于物”的方法也不是要人们去“灭人欲”,而是要善于“循吾固有而进德”。也就是说,他将“性善”思想看作就是人性,是不异于人的本性。人只要顺从本性,而不“迁于物”,就能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7)养心莫善于寡欲 陆九渊从其“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来的修养论便是“养心”。认为只要养心就可以做到“心有不期存而自存者矣”。养心的秘诀是什么?陆九渊认为就是“寡欲”。他说:“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天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心中欲望一多,人就迁于物而不能自拔,就不能自作主宰,于是精神便散于外,而不能反观自己的本心,就会损德。陆九渊说:“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卿大夫有德,能保其家;诸侯有德,能保其国;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可见,养心育德是极其重要的。那些“无德而富”之人,不过是“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而已。陆九渊又将“养心”说成“磨心”。他在《鹅湖和教授兄韵》一中说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在陆九渊看来,养心的工夫是十分易简的,不像朱熹提倡的格物致知那样“支离”繁琐,因此养心工夫终久大,决不如朱熹那样竟浮沉。在修养论上,陆九渊在方法上更接近禅宗,但是修养的具体内容则是儒家的。

上一篇:张栻 下一篇:杨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