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553页(20625字)

(1)人学思想及特征 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思想认识上已经认识到仅停留在从自我意识和人的类本质上来思考问题的局限,认识到只有既从人出发,又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出发,才有助于解决人的问题。另外,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当时德国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必须转入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基于上述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转入对现实市民社会的批判,力图解剖市民社会及其对人产生的异化这一根本问题。

这一时期,马克思人学思想所探讨的主要内容有:人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条件的自我异化;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的关系;人的人本方面和社会方面;人和对象的关系;人的现实本质;人的实践;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国民经济学忽视人的倾向的批判。

这一时期,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特征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进一步揭示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受动性的关系,并逐步转向探讨人的社会性。其人学思想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还具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性质,另一方面已逐步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探讨人的问题。

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它预示着马克思已找到研究人的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论——从社会关系入手探讨现实的人的问题;虽然其人学思想还具有人本主义的性质,但已经找到了克服这种人本主义的途径和方法;当然,这一时期的人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还受思辨哲学的影响,在对有些问题的论述上,也显得模糊不清。正由于此,这一时期的人学思想便成了许多西方学者争论的一个中心。

(3)国民经济学在考察人的问题上的缺陷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一个问题。马克思当时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指出国民经济学(或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考察人的问题时有如下一些缺陷:其一,它只把工人当作劳动者和生产财富的手段来考察,“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它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这就是说,国民经济学及在资本家的眼里,工人也不过是商品,而且是最低贱的商品,他只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手段或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56页)。其二,它把人的劳动只看做是人谋生的手段,没有把它看作是表现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手段。其三,它仅注意维持工人劳动的最基本的需要,而不注意其它需要;其四,它仅把人当作机器,而没有当作一切活动的主体。其五,资产阶级口头上高唱所谓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但实际上是只承认私有财产的价值和自由,人本身毫无价值和自由。总之,“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在承认人的假象下,无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3页)。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从他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的。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对工人来说完全是异己的东西,它不归工人占有和支配,反而成为资本家用来统治和支配工人的力量,他在劳动中只是丧失了自己,这种丧失是人的非人化。这种批判使马克思还不能根本改造国民经济学,还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经济范畴,还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因此,他的批判还基本上是对国民经济学的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

(3)人的需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一个人学问题。从马克思的整个着作来看,他对人的需要的论述有如下一些主要思想。①人的需要的本质涵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不同。动物的需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以本能的活动来满足,而人的需要则靠的是人的主体能动性,以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来满足。因此,人的需要一方面是人的一种内在必然性,即必然要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体现,它促使人进行某种活动。②人的需要的形式。在马克思那里,人的需要主要有人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活动需要、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等。③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方式受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制约。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一般的需要诚然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前提,但不能抽象地用“需要”去解释人类历史,而要用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去解释人的具体需要。正是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既决定人的需要的内容,又决定着人的满足需要的方式,并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需要,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参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词条)。⑤人的需要的属人性质和异化性质。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需要是丰富的、多方面的,所以某种新的生产方式或某种新的产品的出现,应该是为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因为这是人们本身的实践能力给予新的证明和新的充实。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颠倒和损害了人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之间的关系。他人的需要不是生产的目的,而只是自己贪欲的手段。资本家在他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是为了在经济上迫使他处于从属的依赖的地位,使他经济上陷下破产,从而获得自己利己需要的满足。因此,人的需要本身开动起奴役人的手段的作用。⑥人的需要与对象(物)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对象(物)的价值是人的需要和对象(物)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一个对象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它对人的需要的一致关系。对象的客观本然性是一回事,而对象的价值或意义是另一回事,后者必须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理解。⑦人的需要是人进行生产和结成社会关系的动因,同时又是人的利益的生活基础和物质基础,是人进行生产在观念上的动机,也是历史的前提。他指出:人们所以进行生产,是为了生活的需要。“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32页)。而要进行生产,人们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那里,人的需要是他的人学思想和历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

(4)人是类存在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人学命题。马克思是从两个方面考察人的类存在的涵义和内容的。一方面,从人和动物的关系上考察,指出人的类存在,意指人是一种追求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存在物。这一方面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和涵义:在精神或意识上,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在生产劳动活动上,人是追求自由自觉的存在物;在社会性上,人是追求交往、互补和合作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从人和人的关系上考察,指出人的类存在,意指人是一种追求全面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存在物。这一方面也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和涵义:类意识;活动的完整统一性;关系的共通性、普遍性和全面性。在这两方面的内容中,人的自由自觉的和完整统一的生产劳动,或活动的自由自觉性、完整统一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类存在的本质涵义和内容,即是人的类本质。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05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不仅如此,人的类存在的全部内容只有在他的生产劳动活动中得以表现、实现和确证。他指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0—51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这种把人的生产劳动当作是人的类存在和类本质的观点,改变了把人的思想作为人的类本质的传统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理性、意志和爱作为人的类存在的根本内容的缺陷,打开了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通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方式是多方面的,有人的类存在、人的社会存在、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历史存在和人的个性存在等。这几种存在相比较而言,人的类存在是人作为类的一般存在,是对人的一种逻辑上的把握和规定,它包含着人的类特性(本性),其内容具有抽象一般性,在意义上具有范导功能,在理想目标和展望方面,它可以作为一种范导来引导人们为实现这种类特性而努力追求。与人的类存在不同,人的其它存在是人作为群体和个人的具体存在,它们表明的是人具有社会性、个性、自然性和历史性这些在某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这些属性是人的本性的具体表现,或是历史中变化了的人的本性,是对人的一种实证规定,它们具有经验上的可实证性,其内容都是具体特殊的,其功能在于它现实地规定或构成人的内容,在于对人进行科学分析和说明。在马克思那里,人的类存在蕴涵如下一些理论意义:它是理解或认识人的其它问题的一个逻辑前提;它指出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共同性、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改造自然和服从自然)和人在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性即自觉性;它表明人按其必然性来说,必须实现自己的类特性及其意义,并以此为根据来对现实中人的状况作出价值评判和范导;它指出人们应在对抗、冲突和分离中追求和谐统一,使自己成为他应当成为的人,因此,它也是对人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人一个人类学根据和内容。

(5)人是对象性存在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人学命题。在他看来,人不仅是类存在物,而且是现实的、感性的、有差别的存在物,即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是抽象的、孤立的和唯一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8页)。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之所以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并不在于他是一般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即他的存在需要在他之外有满足他的欲求,因而使他获得某种规定的另一些现实对象的存在,而在于他是一个处处都试图使自己的目的在改变现存对象时诉诸实现的存在物,在于在他之外有表现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具体来说,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有二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以自然界为表现他的本质力量和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的对象;二是人以社会为其改造的对象;三是人以他人为其交往的对象。人是对象性存在物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既是从人的类存在过渡到人的社会存在的一个桥梁,同时又是理解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受动性、人和外部对象关系的一个中介。

(6)人是社会存在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的一个人学命题。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之间由于相互需要的依赖性以及生产活动而发生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个人不仅意识到人们之间的共同性,而且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制约性;不仅意识到他的活动应是自由自觉的,而且也感到是受社会制约的。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差异性、社交性、相互制约性和相互规定性为基本内容,这一内容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个人之间的社会差别性和相互制约的最后根据不是别的,而是人们之间所承担的不同社会职能和社会关系,正因此,个人间才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表现,从而才有不同类型的个人,也正因此,个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才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个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便使人的自然存在(需要)和类存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具有社会现实性。在马克思看来,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揭示了他以前人学思想的抽象性和理想性,另一方面表明,要理解现实的人,必须走向分析社会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个人不再是抽象的活动着的类存在物,而是从事具体的社会活动的存在物;同时,个人的自然存在也不再是抽象的自然存在,而是在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自然存在。人是社会存在这一内容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社会学组成部分,它在人学理论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7)人是有个性的存在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人学命题。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由抽象到达具体时提出的。有个性的个人是具体的、完整的个人。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概念是指人在类上不同于动物,对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它一点也没有揭示,因而它是对人的一种最抽象的规定。为要反映和说明人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完整性,需要借助有个性的个人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体现了人的类特性、自然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人特性,它是人的概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人就只是一种虚幻的形象。人由于自己的特殊性而成为一个个体,成为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个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但个人并不是完全溶解在社会关系中,个人的存在不能仅被归结为社会存在。个人由于自身还具有独特性和个别性,所以他还进行他的个人生活过程。他既具有自我的个人特性,又是社会关系的个别存在形式,还是人类主体性的单个体现。这些特性使每个人具有唯一性而不能被他人、社会完全取代。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为有个性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及其个性是在社会和社会关系中得以表现、实现和确立的,离开社会和社会关系,个性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根据,将成为空洞的形式规定。有个性的个人存在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一个根据。

(8)人的类特性是他的自由自觉活动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命题。“类本质”是费尔巴哈把人和动物进行区别、概括人的本质时提出的概念。马克思在表达自己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时借用了它。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主要是指人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劳动,即物质生产。这种物质生产一方面从性质上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它是自由自觉的——自由地创造和对待自己的劳动产品,同时又能对他的内容必然性(需要)和外部必然性(客观规律)予以觉识,另一方面又从水平上与单个人的活动区别开来,它是普遍的——人们共同从事的生产活动。这样,马克思所谈论的人的类本质,主要着眼的是劳动的性质,自由自觉性的创造性,而不仅仅是劳动本身。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实际上是从物质生产劳动出发去说明现实社会,这就改变了过去先哲用“思想”说明一切的唯心主义传统,打通了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渠道。这一命题也具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影响的痕迹,他把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看成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永恒不变的劳动,而现实中的人的劳动则是自由自觉活动的异化,并由此出发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事实和现象。这说明马克思当时的思想还不成熟。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着作中,“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概念主要指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这种活动及其性质的实现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但是,这一命题已超出费尔巴哈,他在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上用物质生产劳动取代了费尔巴哈的“理智、意志和心”。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并不只是对人的一种抽象规定,而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一是把人确立为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主体,这是对人的价值和优越性的一种肯定;二是它把人的劳动活动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作为评判社会现实的一个价值标准和依据,这是对社会现实中的非人性一面的一种价值否定;三是它实际上指出了,人按其必然性来说,必须实现人的这种类特性。

(9)类存在、类本质、类生活和类意识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几个人学概念。类存在主要指人是一个满足自己肉体需要的存在物,注重的是作为人的内在本性的需要。类本质指的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生产劳动及其自由自觉的性质,这一本质是就人和动物相区别意义上而言的,它表明人按其必然性来说必然实现这种类本质。类生活就是指人实现生产劳动的自由自觉性和过程,实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而人的类意识,一方面是指人和动物相区别意义上的、对其作为人这“类”的意识,另一方面指与单个人相区别意义上的对人的普遍性、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意识。这四个概念虽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马克思已充实了新的思想内容,因而又超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成熟时期的着作中,马克思为同旧哲学划清界限,很少使用这些术语。

(10)人的内在尺度与对象的外在尺度 马克思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人学思想。两种尺度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人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即劳动,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复现自己”和“直观自身”,把自然界变为“人的无机身体”,另一方面这一对象化活动的性质取决于对象的性质。这表明,人的对象化活动既包含合乎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又包含合乎对象的性质。两种尺度的内涵:由对象的性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可引出两种尺度——客体或对象的尺度与主体或人的尺度。客体或对象的尺度是指由任何“对象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在主客体关系中,它就是客体的尺度,这种尺度是客观对象所固有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的表现。它不仅规定着客体本身的变化,而且也是主体在实践一认识活动中所反映和遵循的尺度。主体或人的尺度,则指由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即“人的内在尺度”,在主客体关系中,就是“主体的内在尺度”。其内容包括:主体(人)自身的结构、规定性和规律;从主体出发的对客体的有目的、能动的作用;在对象中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这就是说,动物只有自己的尺度,而人不仅有自己的尺度,而且还遵循一切对象的客观尺度。两种尺度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一方面指出了人类活动的根本特征——人类按照人的尺度和对象的尺度来活动;另一方面在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坚持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定性的统一、价值因素(观点)和科学因素(观点)的统一。对两种尺度的疑义:有人不同意马克思提出了人类劳动的两个“尺度”的思想,认为马克思只是提出一种尺度,即对象客观规律,没有提出人的内在尺度。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马克思明确指出:“对象如何对他(人——本文作者注)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这里非常明确地把“对象的性质”同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并提,以表明对象化活动要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两种尺度:对象的尺度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尺度。

(11)人的内在本质力量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作为人所应具有(或特有)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潜力和能力。它主要包括:个人的需要;各种活动的能力(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和感觉思维能力等);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感觉(五官“外部”感觉和“实践”感觉,即意志、激情和爱);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等。其中每一种本质力量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对象化的独特方式,有其独特的现实存在方式。个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及其对象化实现和发展,必须联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及其发展,换言之,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表现和实现(对象化)的根本方式,社会关系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实现的根本条件。因为只有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才表现、实现和确证这些或那些需要,才会在各个世代之间和在每一世代内部进行社会经验、知识、技能和本领的传授。换言之,物质生产(它的特殊形式可以是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人们之间互相交换的本质力量,是发展每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必要条件。费尔巴哈把理性、意志和感情(爱)归属于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中,在对费尔巴哈这一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把个人能力、需要“实际的”感觉看作是个人的本质力量。在这里,他还没有把“个人生产力”当作个人本质力量的整个体系中的主要因素,个人本质力量多半还“被束缚在”人的感性上,而且对后者的作用评价过高;不仅如此,个人本质力量这一概念还多具有理想规范的性质,缺乏现实的社会基础。后来,马克思一方面把“个人生产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把人的本质力量这一概念与对现实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分析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个人的本质力量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提高个人积极性。一般来说,个人本质力量发挥如何,个人积极性的程度也就如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

(12)对象的属人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常使用的一个人学概念。他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种对象要成为属于人自己的对象,即成为对人来说有意义(表现他的本质力量和为他所需)的对象,这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方面的条件,即人的本质力量——感觉的性质和程度,二是客体方面的条件,即对象的社会性质——对象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那里,主体方面的条件在于,对象的意义取决于人的感知性质和程度。马克思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5页)。正因为感觉的性质和程度对对象的属人意义如此重要,所以马克思一方面主张要“解放”感觉,另一方面又主张发展人的感知能力。在马克思那里,客体方面的条件在于,对象的属人意义取决于对象的社会性质,即对象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这就是说,只有消灭狭隘陈旧的社会关系和异化,对象才能成为表现个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因而它对个人才有真正的意义,上述思想充分反映出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13)人的异化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常使用的一个人学概念。意指人的活动及其产物变成了异己力量,反过来反对或支配、统治人自身。它包括人的本质及各种特性发生的异化。在经济领域中,人的异化表现为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由此产生出商品、货币拜物教。在政治方面表现为人与他人相异化,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国家成为从社会中产生,又日益脱离社会,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产生出官僚专制机构。在精神文化方面,表现为宗教现象的存在和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以及感受能力等方面的异化。在这些异化现象中,劳动异化是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造成了人的本质的丧失和人的畸形发展,其根源在于私有制和旧式社会劳动分工的固定化。随着这些根源的消除,人的异化这种社会历史现象也将不复存在。一切异化都是相对于人这个主体而言的,黑格尔把人当作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工具、自我意识的体现,人的异化就是精神的异化,是对象化。费尔巴哈只讲了人的异化的一种形式即宗教异化。马克思研究了异化的多种形式,提出了劳动异化是一切异化现象的基础,并进而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说明人的异化。马克思的早期异化理论以人的理想类本质为基础,着重谈论人的自我异化,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后期马克思的人的异化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着重谈论人的生产的社会物质条件的异化,已成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科学概念。

(14)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考察共产主义问题时提出的一个重要历史观点和人学观点。其意是说,产生人的异化的社会关系本身就包含着扬弃异化的条件,人的自我异化发展到什么程度,自我异化的扬弃也就是达到什么程度,因而共产主义的运动和理论,只不过是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过程的反映并与之对立的表现。于是,在私有财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便形成种种不同的共产主义学说。在这里,马克思按照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把人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过程理解为合乎逻辑地发展的三个阶段。蒲鲁东的学说属第一阶段,他主张消除私有财产的客观方面,即消除资本。马克思认为蒲鲁东对私有财产的分析为彻底批判私有制指明了道路,但他不理解劳动的异化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最后却走上了改良主义立场上去。博立叶和圣西门的学说属第二阶段。他们注重消除私有财产的主观方面,即消除异化了的人的劳动。在他们看来,私有财产的根本缺点,它的危害性的根源是分散的、不自由的劳动,并且认为取消了这种劳动就会使私有财产具有合理的性质。共产主义学说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属第三阶段。但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共产主义学说由于不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没有抓住私有财产同异化劳动的内在联系,因而不能实现对异化的扬弃。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对以往共产主义学说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实质内容。这种内容主要有: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向自身的复归;私有财产条件下各种矛盾之解放。马克思这时的共产主义学说实质上是关于人的学说,它以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分析为基础,因而还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痕迹。在成熟时期的着作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则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为基础,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为基础,从而具有科学的性质。

(15)完整的人与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论共产主义学说时提出的一个人学思想。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占有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这段话的深刻内涵具体来说就是:私有财产不过是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异化的表现;在这种异化的状况下,人在把自己当作对象来对待时,不是把人作为体现自己本质的对象来对待,不是作为人来对待,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非人的对象来对待;人的生命活动变成了自我异化,人的现实化变成了他失去现实性,这种与人对立的现实,就是私有财产;因此,人的自身的自然机体的器官也随着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的异化变成了绝对的贫困;所以,被人创造出来的对象在人面前不再表现为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了的丰富性,它已经变得既不体现也不表现人:这样,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消费和对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而应当通过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占有的全面性,既表现为从对象方面,使对象人化和属人化,从而使人的感觉真正成为人的,又表现为从主体方面,使在对象的活动中,使人的感觉和本质力量具有人的特性,即成为真正人的感觉和人的本质力量。这些思想明显地表现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痕迹。随着马克思思想的逐渐成熟,完整的人不再理解成为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不再使用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这一概念,而理解为消灭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和社会关系十分丰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表现人的个性、能力和各种属性,并对社会生产力总和实行全面地占有。

(16)人作为目的和手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一个人学思想。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本是人生活和发展的目的,但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它却仅成了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消灭这一颠倒了的状况,把人的能力发展作为目的,而作为上述性质的手段,将不复存在。这里是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意义上说的,它具有伦理学的性质。后来,马克思还从人和人的关系方面来谈论人作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在他看来,人既是他人的目的,又是他人的手段。人一方面为自己活着,别人的存在是我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又为他人活着,自己的存在是他人存在的条件。马克思指出:“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这两种情况在两个人的意识中是这样出现的: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96页)。这一层意义上,人作为手段不具有伦理和人道主义的性质,而是一种永恒存在的客观的社会现实。

(17)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一个人学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下述矛盾,由于它消灭了私有制、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一把钥匙。①解决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表现为资本,形成了对人的统治,使其不能成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由于废除了私有财产,扬弃了人的自我异化,因而人与自然的分离状态不复存在,自然成为人生存的基础和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成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就是人自身实现的过程。②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种共产主义由于扬弃了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因而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使一部分人成为非人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超人的人类生存中的矛盾和斗争,于是人与人之间恢复了人的关系。③解放了存在和本质之间的矛盾,即劳动的个体存在同它的社会本质之间的矛盾。这种共产主义由于扬弃了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因而人作为存在,就是自己的本质,而作为本质,就表现为自己的存在,所以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相脱离的现象也不复存在。④解放了对象化和自我确立之间的矛盾,即在劳动所生产的物的世界中的对象化同它的真正的、人类本性的需要获得保证之间,同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种共产主义由于扬弃了私有财产,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再也不表现为对象的自我的丧失、自我的异化,而直接地成为人自身的确证、人自身存在的确证和人自身本质力量或价值的确证。⑤解决了自由和必然的矛盾,即一切创造性的才能的自由发挥同必然束缚于社会生产的规律之间的矛盾。这种共产主义,由于扬弃了私有财产或人的自我异化,人的自觉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掌握了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于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和过程性、手段和目的成为同一的东西,因而必然的东西就表现为自由的东西,而自由的东西也作为必然的、现实的东西来实现自己。⑥解决了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这种共产主义由于扬弃了私有制和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的现象消失了,于是就建立起真正人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中,人才会有自己的类的真正关系。因为这种共同体是为了所有的个体存在,而个体也只有在这种类生活中才能实现自己。总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异化达到了顶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就为人类的解放和向自身的复归创造了条件,从而就达到了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阶段。因此,马克思将这种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可以说,上述人学思想是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学说的全部要点,这些要点将在他后期的共产主义学说中,以不同的形式继续保留着。

(18)自我确立和对象化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明人和对象世界关系的一对人学范畴。对象化是指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使观念的东西和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现实化、外在化,它以物质的形态存在。自我确立是相对于对象化而言的,也可称为非对象化,其意是指:人在其对象化实践活动中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而不是丧失自身;是使对象成为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的属人的对象,而不是与人相异化的对象。质言之,是指在人类的对象化活动中对象转化为人的活动能力。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曾用对象化概念揭示劳动的本质,但他把劳动仅看作是抽象的精神活动,把客体看作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费尔巴哈也曾用这一概念来揭示宗教的本质,认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异化)。但他是从抽象人性论出发使用这一概念的。马克思借用这一概念来概括把握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劳动的实现,来说明劳动的特点及意义。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劳动的实现意味着创造一定的产品,而后者就是凝结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内在本质力量和劳动,这就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劳动的对象化。对象化表明作为主体的人将其内在本质力量通过活动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的形式,创造出一定的客体。在对象化活动中与对象化相逆的是人的自我确证或非对象化,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相对应的侧面。非对象化并不是对象和活动的丧失,而是对象成为表现、实现和确证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的属人对象。对象化是主体向客体的外化,非对象化是客体成为确证、表现和实现人的内在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的客体。对象化和自我确立(非对象化)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但在一定历史条件(私有财产)下,二者会出现分离和对立:人在对象化实践活动中丧失自身,对象化变成对人来说的异化,对象成为异于人的对象。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消除自我确立和对象化的矛盾,重新确立二者的统一。由上看,马克思关于对象化和自我确立(非对象化)的人学思想,揭示了人类通过对象化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需要和实现自身这一事实,揭示了人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主体力量和改变了人自身这一事实,同时还揭示了人的对象化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转化成异化劳动这一事实。

(19)历史是人通过劳动使自然界对人的生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加以发挥的一个人学思想。马克思指出,历史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历史,是人通过其劳动的自我创造、自我产生的过程即历史。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可从自然史和人类史两方面来考察。关于这两种历史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了分析。他说:“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而人的历史即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历史的一个现实部分,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的历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22、82、84页)。这里,自然史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历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创造产生的历史。质言之,马克思对历史的见解是:社会历史是人的力量通过人的劳动而形成、发展的历史。这一见解把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对历史的其它提法,都不过是这一见解的不同方面。

(20)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阐述的一个人学思想。这一思想的内容主要有:人是历史的主体,因此,不能离开人来考察历史,即考察历史不能忘掉和离开人;人是按着自己的目的来活动从而创造历史的,历史具有合乎人的自由的性质,因此,不能离开人的目的及其活动来考察历史。换言之,考察历史不能忘掉和离开人的活动及其目的。这里,马克思十分注重人的活动及其目的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历史及其历史观中人的主体性因素和价值因素。当然,马克思也从科学的观点出发,把历史看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实际上,马克思对历史的考察,既注重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又注重从社会关系出发。这两方面在马克思那里是有机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将无法正确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

(21)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是无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应同他的“对象性理论”联系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界的自在理论和对象性理论。他指出,当人和自然界发生实践——认识性关系时,它们就成为对象性存在物,而后者则意味着只有在对象性关系中,人和自然界才能获得具体现实的规定,自然界才作为人的基础而存在,才证实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否则,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将是无——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无具体现实内容规定的存在、对人无现实意义的自在存在。但这种存在不是非存在,而只是一种非对象性存在。而这种存在物,它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因而这样的存在物是唯一的、孤立的和独自的存在物,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因此,马克思这里是在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意义上来谈论“无”的。而离开自然界,或抽象的、孤立的、与自然界分离的人的实践才是真正的无,即非存在。马克思指出只有自然主义才能理解世界历史的活动。实践本体论的主张者离开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来理解“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是无”这一命题,并以此为根据来否认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来为自己的实践本体论辩护,这是难以成立的。

(22)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将是一门科学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人学观点。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对人和人对自然界来说,并不存在于他的实践活动之外,因此,它们都具有人类学特点。这种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把自然界人类学化和把人自然化,进而决定了知识的人类学特点和自然科学特点,即决定了人和自然界之间认识关系的人类学特点和自然科学特点。一方面人只是由于同自然界发生实践关系才存在,这种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自然界对人来说,或者表现为他的活动的对象和材料,或者表现为这种活动的结果,即人化的自然界。所以,只提自在的自然,不涉及人及其活动,这不过是一种抽象或对人来说是一种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界成为没有人的印记的自然,成为非人化的世界的存在。自然界只有作为人的活动的对象或产物,对人才有意义。在这种关系之外,自然界仅仅是直接的、由人来调解的、尚未成为人的世界的现实。马克思承认这种存在,甚至承认这样一种直接的自然界在本体论水平上是先在的,但是对人来说,现实的自然界是他的活动、他的劳动的对象或产物。因此,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就是人类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生命体,因此,关于人的知识也是自然科学的知识。这样,人和自然界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统一的共同基础。不仅就人和自然界的统一而言,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统一的,而且就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本身而言,二者也是统一的。自然科学在为人服务时已经对人的生活发生了实际影响,并直接为人的解放作准备。人们获得知识,是为了改变自然界,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就此而言,自然科学已经具有人类学的特点。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科学是研究人的,而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因此,人的科学也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总之,就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而言,就人作为自然的人类存在物也是自然界而言,存在着人和自然之间的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正如自然界是人类学的直接对象一样。如果自然科学就是人的科学,那么人的科学也就是自然科学。自然界与人不能分离,自然科学也不能同人的科学相分离。它们共同的人类学特点有助于它们的融合。虽然这种融合只是在将来才发生:“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这将是一门科学。”这就是说,人得到自己的现实的自然界,从而使自己高于外部自然和自身的自然之上的过程,以及原始的自然界获得人类学特点的过程,都是由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而产生的历史过程,同样,自然科学成为人的科学的过程也将实现,正如人将认识到自然界,即科学的对象是人化的自然界一样。随着时间的进展,自然界不断人化的过程将由于消灭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区分而达到顶点。

(23)人的科学是人在实践上自我实现的产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人学命题,谈的是人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他指出:“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0页)。在马克思那里,“自我”主要被理解为人的感觉、激情、需要和内在本质力量,而这些都是通过人的实践来表现、实现和确证的。他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历史首先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所以,人的感性、激情、需要等作为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肯定,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这实际上提出了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对象。换言之,马克思从人的主体这一角度指出人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是人的需要、激情、感觉和内在本质力量的实现及实现的手段——人的实践活动过程。这是马克思对人的科学的一种规定。

(24)思想离开利益要出丑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人学观点。他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神圣家族》第103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这句话的涵义是:一种思想若不适合于人的需要和利益,或脱离开人的需要和利益,那么,一方面它就不会被人们所掌握,因而也就难于实现和普及,另一方面它将成为一种空洞的虚幻物。因此,一种思想必须适合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并借用他们的实践力量来实现自己,否则它只能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的实质,是强调必须把思想的实现和转化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结合起来,同人们的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神圣家族》第152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5)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阐述的一个人学思想。在马克思那里,历史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活动;生产财富的创造活动;建立新社会的推动活动;人类生产的繁衍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发动者和推动者,即主体,是人民群众。因为这些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在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时提出的。鲍威尔等人认为,历史是少数人主观意识或自我意识批判活动的产物,即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由此出发,他们贬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从而造成精神与群众的对立。针对这一观点,马克思指出,思想不能实现什么,思想要实现自己以改造现实和历史,就必须通过具有实践力量的人,而这就是人民群众。因此,随着历史的深入,必将是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26)人和对象的属人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一个人学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对象是否成为属于人的对象,这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对象对人关系的性质的根本条件。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阶级对立关系和剥削关系,这就决定对象对人来说成为非人的对象,而不成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朋友式的合作、联合和互助关系。在这种关系条件下,人和自然、人和对象、人和物的矛盾将会解决,物对人来说将成为人的,对象将成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自然界也将成为人生存的基础和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即成为属人的自然界。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思想萌芽,即包含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力对人的关系的性质这一思想。

(27)旧唯物主义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及一切旧唯物主义时提出的一个人学观点。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了直观唯物主义的缺点,即它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这里并没有说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就不正确)。由于这一缺点,因而在直观唯物主义中就缺少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这一点,或在对事物的理解中缺少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尤其是费尔巴哈不把人的活动本身即实践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结果丢掉了“能动的方面”。这一能动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但它同样也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不把这种活动看成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因此,应抛弃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各自的缺陷,汲取各自的合理因素,将人的能动性和这一能动性的客观物质基础结合起来,或者给人的能动性提供一个坚实的客观物质基础,这就使得马克思提出了物质实践活动这一概念,为把唯物主义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打开了通道。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是把实践观点和物质观点统一起来的。那种脱离开物质观点的“实践本体论”是不符合马克思的上述思想的,因而是错误的。同样,那种离开实践观点的“物质本体论”也是偏离马克思的。

(28)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一个人学命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物质生产劳动。然而他没有到此为止。他认为,尽管人的劳动本质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但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绝不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961年版,第14、21页)。而要认识具体的、现实的人,只有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才能做到。由此,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在把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别。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只是在其现实性上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性”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实现化,因此,这一论断实质上谈的是人的现实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多种关系,但本质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的本质内容。在这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包括生产力。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实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和人的关系。生产力只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而不是人的现实本质本身。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不仅是对人的现实本质的规定,而且是研究人的现实本质的方法论,它启示我们要从社会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和现实本质。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规定反映出他对人的认识发展过程。在1844年的《手稿》中,马克思主要讲“族类的本质”、“类的特性”和“劳动的异化”等等,而在《形态》中则阐明现实的人“不是作为个人而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在《手稿》中,现实的人被看作是感性的、有生命的人,而在《形态》中,现实的个人不仅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而且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把人的本质从“劳动”进一步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反映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一步步走向具体,即反映出由一级本质走向二级本质的认识过程。

(2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一个人学命题。这一命题包涵如下一些具体思想:①社会生活实质上是社会的人的生活和人的社会生活的统一,而人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社会的人的生活的改变都是通过人的实践实现的。②首先需要去认识社会,但不能仅停留于此,更关键的是改造社会,以达到人的目的,而改造社会,则要通过人的实践来完成。③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人的精神生活,其结果是理论,而对一种理论的修正和证明只有在人的实践过程中来完成。④社会是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的,因而生产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生活的全部意义都应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来揭示。③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的能动的物质实践活动。⑥个人生活是通过他的实践活动而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因为人的实践活动使个人问发生交往和关系,从而构成人的社会生活。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说明,必须从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及其全部意义。

(30)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一个人学思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即它在社会历史领域从孤立的、自私的和抽象的个体出发,因而它一方面只注重个人的自然属性,看不到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只注重单个人,忽视人的社会性,因而在历史观上不是走向历史唯心主义,就是走向个人主义。马克思反对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表现在立脚点上,就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主张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出发。这就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新唯物主义既从联合的和有社会联系的现实人类出发,又从符合人性的社会出发,因而它一方面注重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注重人们之间的联合和合作。这样,新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既能通向历史唯物主义,又能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即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这种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的历史观或新唯物主义,既研究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和物质生产活动),又研究现实的人(人的主体性及理想目的)。他以后着作中的历史观,正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而展开论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