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92页(2144字)

毛泽东着。毛泽东着名哲学论文之一,1937年8月写于延安。同《实践论》一样,《矛盾论》也是为了从思想上清算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倾向而写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否认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特点的必要性,只知照搬照抄克思列宁主义的现成结论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及苏联革命的某些经验,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路线和撤销王明的领导以后,中国革命才开始有了转机。但教条主义思想在共产党内特别是在领导机关中还没有得到清算,研究中国实际的风气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矛盾论》就是为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写的。

《矛盾论》全文由八个部分组成。序言以后分为七节,每节都有名目标题,标题就是该节的主要内容。由于该书的主要任务是批评教条主义,引导中国共产党人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所以毛泽东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但是,他并没有忽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其他属性。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恰恰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要真正理解《矛盾论》,就要紧紧抓住这条线索。

序言虽然只有两段,但它是全书的提纲。列宁认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矛盾论》正是沿着这个方向,结合中国实际发挥了列宁的思想,创造了一个关于矛盾学说的理论系统。

在《两种宇宙观》这一节中,毛泽东分析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区别,提出了内因外因关系的着名理论。他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矛盾的普遍性》这一节中,毛泽东指出了矛盾普遍性的基本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他还提出“差异就是矛盾”的着名论断。毛泽东认为,矛盾分析法是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在三、四两节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矛盾特殊性的系统理论。第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存在于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又是各不相同的,正是这些各不相同的矛盾使一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认识矛盾特殊性是区分事物的基础,是区分科学门类的依据,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第二,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然后再以一般的认识作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这就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三,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而且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分析矛盾正是为了解决矛盾。第四,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第五,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毛泽东指出了矛盾特殊性的基本情形: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特别重要的情形,毛泽东列出专节(即第四节)加以详细论述。第六,在分析了矛盾特殊性的诸种主要情况之后,毛泽东又着重指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相互关系,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以及共性、个性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他认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七,教条主义者不懂得关于矛盾特殊性的全部道理,因而弄得一无是处。

在第五节《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毛泽东深入分析了对立面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方面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对立双方因一定条件而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因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离异的趋势。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易逝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正是由于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推动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和不平衡性,决定了事物发展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

在第六节《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中,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这是从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上所作的分析,主要是指矛盾斗争的形式问题。

第七节是结论,是对前面各节要点的总概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