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17页(1141字)

周易》中对《易经》的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10篇,故亦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司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史记·孔子世家》)但据近人考据,《易传》为战国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作品,是解释《易经》的文章,两者在思想上虽然有许多联系,但毕竟反映了不同时代作者的哲学思想。

《易传》作者在解释《易经》产生过程时认为,包牺氏画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系辞》下)先有天地万物,后有八卦的易理,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反映论原理。但作者又无限夸大了易理的作用,认为易理能“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同上)成了可以穷尽、包罗、甚至创造万物的主宰,一种哲理化的上帝。从夸大一般原理作用的唯心主义立场出发,《系辞》作者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哲学命题,并列举了很多圣人“观象制器”的例子,证明《易经》中的“道”先于“器”而存在,从此开始了中国哲学史上漫长的“道器”之争。《易传》作者继承了《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们首先肯定了事物变易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生生之谓易”,“通变之谓事。”(《系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同上)把这种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他们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彖传·革》)肯定社会进化的性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是变化的根本动力。“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他们在论证事物发展运动的过程时,涉及了质量关系问题。事物“穷则变”,“极则反”,而“穷”和“极”的转化是逐步积累起来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文言·坤》)他们劝戒统治者“防渐杜微”,居安思危,防止事物发展到极端而转向反面,保住既得利益。从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他们认为虽然具体事物都在变化,但有一些最根本的矛盾却不会转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系辞》)讲天地万物的变易之道,最终是为了维护尊卑、贵贱地位不易的目的。《易传》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最终无法摆脱形而上学的框架。

由于在长期封建社会中《易传》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作,故被儒家尊为经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易传》中刚阳、有为的辩证法思想,和老子贵柔、无为的辩证法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两种主要倾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