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19页(1267字)

【生卒】:27—97

【介绍】:

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身于“孤门细族”,青年时曾游洛阳太学,师事班彪。历任郡功曹,治中等官,后罢居归家,从事着述。着有《论衡》一书,共85篇。

东汉是谶讳神学盛行的时期,为了批判这种迷信活动的理论基础“神学目的论”,王充继承了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精气说,建立了“元气自然论”的哲学体系。他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万物并不是神有目的创造物,而是自然界自己运动的结果。“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谈天》)天本身也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并不是神,也不会用“符瑞”、“灾异”支配人类。“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谴告》)他批判了各种关于天人感应的荒谬理论。他认为,气是人类及其精神现象的本原,“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辨崇》)“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论死》)因而他反对各种关于灵魂不死的迷信说教。“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同上)“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同上)发展了唯物主义无神论学说。但是,他并不是真正了解精神现象的本质,而是把精神现象看成一种微妙的“精气”,把精神物质化,为精神离开肉体存在留下了后门。他曾说:“夫人生之精在于身中,死则在于身外。”(同上)暴露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弱点。在汉代,为了神化孔子等封建圣人,“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十分盛行。王充坚决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存在。“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实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同上)认识必须“任耳目”,“如无闻见,则无所知。”(同上)同时他又重视理论思维的作用,强调,“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薄葬》)只有“留精澄意”,认真思考,“揆端推类,原始见终”,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够“推原经验,以处来事”。并且,他还提出“效验”范畴作为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凡论事,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实知》)在社会领域中,王充试图把“元气论”贯彻到底。他用人“禀气厚薄”来论证人性的善恶,命运的好坏,认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命义》)从一条貌似唯物主义的道路走向了唯心主义宿命论。“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命禄》)在历史观上,他一方面用经济、文化的进步肯定“汉盛于周”,社会是进化的,反对儒学退化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气之薄渥,万世若一,帝之治世,百代同道。”(《齐世》)元气论又把他引入了历史循环论。

王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到“元气自然论”的阶段。但他的学说在封建时代并不为统治者重视,被视为异端而遭到冷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