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21页(1182字)

【生卒】:226—249

【介绍】:

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任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后因与曹爽、何晏有牵连,受司氏迫害,24岁早卒。他好谈儒、道,辞才逸辨。主要在注释《周易》、老子》过程中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着作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

王弼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本末”、“体用”、“动静”、“一多”等一系列本体论哲学范畴,用以论证“以无为本”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王充提出“元气自然论”以后,再想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和运动是不可能了。王弼也承认现实世界是存在的,运动的,但又认为现实的客观世界仅是“末”、“用”,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虚空、静止的“无”的世界,是“本”,是“体”,派生并主宰着现实的物质世界。“凡有皆始于无。”(《老子注》)“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主也。”(《老子指略》)这个“无”便是老子所说的“道”。“道者,无之称也。”(《论语释疑》)“本体”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还表现为“一多”关系。“万物万形,其归一也。”(《老子注》)“多”应当服从“一”,“众”应当服从“寡”,“众不能治众,治众者寡也”。(《周易略例》)以此证明少数门阀士族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性。万事万物变动不居,而“本体”之“无”则是静止不动的。“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老子注》)运动是相对的,暂时的;静止才是绝对的,永恒的,是一切运动的最后归宿。“夫静为躁君,安为动主。故安者、止之所处也;静者,可久之道也。”(《周易注》)这种形而上学思想反映了门阀士族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处世哲学。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得意忘象”的神秘主义认识方法。因为他要认识的对象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而是那个“言不尽意”的玄妙本体“无”,所以必须忘掉语言、形象等外壳,通过“意谓”的直观体认,才能把握那个“超绝言象”的神秘主体。这种非经验、非逻辑的认识方法,只能把人们的认识引上歧途。在社会政治领域,他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名教”指封建的纲常伦理,“自然”即是玄学家们所虚构的本体“无”。他用“援老入儒”的方法,证明“名教”与“自然”的一致。人们应当放弃“争心”,力求“无为”,安分守己,服从名教。这实质上是用道家的思辨哲学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王弼哲学本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他提出的一系列本体论哲学范畴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水平,为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宋明理学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另外,“言不尽意”论对中国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我国文艺创作理论中反对一览无余,追求意境的创作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