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34页(2068字)

【生卒】:1020—1077

【介绍】:

字子厚,陕西凤翔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着名唯物主义哲学家。青年时代曾学过兵法,欲结客收复洮西失地。曾任崇文殿校书等职。在政治上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辞官归乡讲学。因其家乡为关中,弟子也多为关中人,故其学派世称“关学”。他主张进行社会改良,限制土地兼并,和弟子在家乡进行过“复井田”试验。着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语录》,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张载在继承汉唐“元气自然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吸收了玄学“本末”,“体用”等范畴,建立了“元气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太虚”是阴阳二气的本体,其本身也是物质的,不过极其微小,肉眼不可见。具体的,有形的物质都是由微小的元气构成,有形的事物消亡了,又归复“太虚”本体。具体事物的存亡是气的“聚散”,元气本体则是永恒的存在,不会生灭。道家和玄学讲“以无为本”,“有生于无”,正因为他们把“幽”(无形)、“明”(有形)之变当成了“有”(存在)、“无”(不存在)之别,是非常浅薄的。他指出:“知虚空即气,则无无。”(同上)绝对的虚无是不存在的。他还对传统儒学中“天”、“道”、“鬼神”等观念进行了唯物主义解释。“由太虚,有天之名。”(同上)“天”是气之清者,也是一种自然物质,并不是神秘主宰。“由气化,有道之名。”(同上)“道”是气运动变化的规律,“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语录》)“道”存在于事物之中。“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同上)“神”是气的凝聚,由无至有,“以其伸也”。“鬼”是气的消散,从有至无,“以其归也”。他试图用物质的原因解释社会上流行的鬼神迷信观念,动机是正确的,但把人们头脑中虚构出的幻象物质化,等于变相承认了鬼神的存在,暴露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在论证元气生化万物的过程时,他发挥了“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不有两,则无一”,“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也就是说,没有对立面,便没有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面也无法发挥作用。他看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他又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参两》)阴阳二气的矛盾是推动万物变化的根本动力,所以说“动非自外。”(《易说·系辞上》)他还努力探讨事物发展变化的形式问题,提出:“变言其着,化言其渐。”(《易说·乾卦》)显着变动状态称为“变”,相对静止状态称为“化”。两者关系是“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着显微也。”(《正蒙·神化》)量变在质变的基础上进行,量变中顿即是质变,质变由量变积累而成,两种变化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张载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在于他认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太和》)这是典型的矛盾调合论,反映了地主阶级改良派希望调合阶级与阶级、集团与集团矛盾的立场。

在认识论上,他把人的知识分成两种。一种是“闻见之知”,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物接触才能获得。“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所感,无物则何所感?”(《语录》)“由耳目有受”,达到“内外之合”(《正蒙·大心》),这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不过他并不重视“闻见之知”,认为这是“小人之知”。而作为统治阶级的“大人”,需要的则是“德性之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完全是靠反省本心获得。“圣人尽性,不以闻见桎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同上)他从轻视感性认识的唯理主义走向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在人性论上,他试图贯彻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他讲:“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正蒙·太和》)“太虚”的本体之气构成了人的“天地之性”,人人相同,是心中的善根;后天的阴阳二气构成了人的“气质之性”,因人禀气清浊不一而善恶不同。他用气化论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找到了“物质基础。”道德修养的任务就在于“变化气质”,“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经学理窟》)“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而道德修养的结局则在于“上达反天理,下达徇人欲者与。”(《诚明》)他虽不主张绝对禁欲,但也明确将天理与人欲对置起来,作为社会伦理思想的归宿。

张载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复杂的。一方面,他的“元气本体论”使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明、清时代的唯物者影响极大。另一方面,唯心主义者朱熹歪曲地吸收了他的气化论观点,并直接将他“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等唯心主义思想纳入理学体系,使张载的“关学”成为宋明理学“濂、洛、关、闽”四大流派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