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64页(1357字)

【生卒】:1910—1966

【介绍】:

中国现代克思主义哲学家。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县人。1925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1927年春去日本求学,在那里参加了中共东京支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作,并钻研黑格尔的《逻辑学》等哲学着作。1928年春返回昆明。1930年再度赴日,考入福岗高等工业学校。他在课余时间利用掌握的日文和德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着作,世界观发生了根本变化。“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毅然弃学回国。

1933年在上海,艾思奇写成了第一篇哲学论文——《抽象作用和辩证法》,发表在《正路》创刊号上。不久加入“社联”,从此走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他写了《二十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等文章,批判剥削阶级所奉行的哲学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他在这时撰写《大众哲学》,在《读书生活》上连载,1935年底结集出版。这部着作结合现实生活用通俗的形式阐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解放前就印行32版,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于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发起组织自然科学研究会,撰写了一些关于自然辩证法方面的文章和科学小品。是年出版《新哲学论集》、《思想方法论》,还和郑易里合作翻译出版了《新哲学大纲》。1937年出版《哲学与生活》。

1937年10月,艾思奇到延安,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教员等职。这期间他与人合编《科学历史观教程》,发表《论中国的特殊性》、《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的评述》等文章,批判了蒋介石的“力行哲学”、陈立夫的“唯生论”、阎锡山的“中’的哲学”等。1942年延安整风开始,他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并写了《不要误解了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及其他》、《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总结整风学习中的体会。全国解放后,艾思奇在马列学院主讲社会发展史。1950年2月,出版《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1954年写成《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作为教材印发,1957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55年,写成《胡适实用主义批判》、《批判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两本小册子。是年秋,马列学院改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艾思奇先后任党委常委、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并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6年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共21封)。他从延安时代起,尤其是50年代以来,十分注意研究和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写作、发表了有关这方面的许多文章。1961年主编了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965年初和年底,毛泽东曾两次找他谈哲学问题。其中一次谈了关于日本物理学家版田昌一的《关于新基本粒子的对话》一文,后来艾思奇写了《唯物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秘密的理论武器》一文。他一向重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讲授和着文宣传自然辩证法,还指导编写了比较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着作。他参加了解放以来国内的几次哲学争论。1966年3月22日因患心脏病在北京病逝。他着述甚丰,在他逝世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艾思奇文集》。

分享到: